大万世居:深圳最大客家围屋里的文化传承
大万世居:深圳最大客家围屋里的文化传承
在深圳市坪山区,有一座被誉为“客家文化活化石”的大万世居,它不仅是全国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方形客家围屋之一,更是一座承载着230多年历史沧桑的文化瑰宝。这座始建于1791年的客家围屋,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
大万世居占地面积达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共有房屋400余间。其建筑布局严谨,呈长方形,四角建有炮楼,正面有大六楼,围墙上有走马廊相通。围村大门向南,门楼上塑有“大万世居”4个大字。大门前为禾坪,再前是月形池塘,禾坪侧仍保留有旗杆石。
从建筑格局来看,大万世居体现了典型的客家建筑风格。它以祠堂、中楼、后楼为中轴线,两侧对称分布两排硬山顶建筑形式、格局、大小一样的二层式房屋。建筑前有禾坪和月池,后有沙墩陂,蓄水、灌溉、防洪三位一体。围墙六米多高,四边合围,周长约500米,由三合土夯成,墙顶设走马廊,号称“十阁走马廊”。又有三层高碉楼分布四周,且枪眼广布。
大万世居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原传统的封建礼制和汉晋庄园式坞堡的基本格式,反映了其历史渊源。在客家人之建筑中深深包含了儒家文化特有的家族制度和等级观念,如祖堂在上,主次分明,以祖堂为中轴线贯穿整体,左右对称的布局。整座建筑物后墙筑成半圆弧形,与前面半月形的风水池遥相呼应,是典形的阴阳平衡、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理念。
大万世居不仅是曾氏家族的居住之所,更是客家文化的传承之地。每年春节期间,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祖仪式,吸引数千名海内外曾氏宗亲前来参与。此外,大万世居还定期举办各类非遗展演、民俗体验活动,让游客能够近距离感受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如今的大万世居已蝶变为一座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园区。2002年7月,这里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成立大万世居客家民俗文化博物馆。2018年,大万世居被列入深圳市提升改造的“十大特色文化街区”之一。馆内珍藏了大量客家民俗文物,包括农具、服饰、生活用品等,生动展现了客家人的生产生活场景。
对于游客来说,大万世居不仅是一处历史文化景点,更是一个体验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休闲场所。2019年,坪山区将大万明新学馆改造成集综合阅读、文化休闲、客家文化展示为一体的文化空间,为游客提供了更多元的体验。
大万世居的游玩攻略:
- 交通:地铁14号线锦龙站B出口,步行约900米即可到达;也可乘坐公交直达大万世居站。
- 开放时间:08:00-17:30
- 门票:免费
- 停车:免费停车场,车位充足
- 建议游览时间:1-2小时
- 最佳游览时间:春秋季节,气候宜人
- 特别提示:尊重文化产物保护,请不要触摸展品和座椅
大万世居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魅力,成为了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区之一。它不仅是客家文化的活态博物馆,更是深圳这座现代化都市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这段凝固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