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MBTI测试:科学还是玄学?理性看待这串神秘字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MBTI测试:科学还是玄学?理性看待这串神秘字母

引用
豆瓣
12
来源
1.
https://m.douban.com/note/829215981/
2.
http://www.xinhuanet.com/mrdx/2022-04/20/c_1310566496.htm
3.
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50051
4.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7262106.html
5.
https://blog.csdn.net/2401_84692577/article/details/138663236
6.
https://zhuanlan.zhihu.com/p/544634148
7.
http://www.psych.cas.cn/news/cmsm/202204/t20220422_6436059.html
8.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093985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2%81%E7%88%BE%E6%96%AF-%E5%B8%83%E9%87%8C%E6%A0%BC%E6%96%AF%E6%80%A7%E6%A0%BC%E5%88%86%E9%A1%9E%E6%B3%95
10.
https://wiki.mbalib.com/wiki/MBTI%E4%BA%BA%E6%A0%BC%E7%90%86%E8%AE%BA#MBTI.E7.9A.84.E6.9D.A5.E6.BA.90
11.
https://wiki.mbalib.com/wiki/MBTI%E4%BA%BA%E6%A0%BC%E7%90%86%E8%AE%BA
12.
https://www.xinchou.cn/xcyh/23734.html

MBTI人格测试,这个由四个神秘字母组成的测评工具,近年来在社交媒体上掀起热潮。它将人分为16种不同人格类型,比如ENFJ代表有领导力的主人公人格,INTJ代表理性果敢的建筑师人格……从百余道题的详版到28道题的速测版,各种版本的题目“总有一款适合你”。有人测后大呼“好准”,有人称之为“科学算命”。那么,MBTI人格测试究竟是科学还是玄学?它真的能定义我们吗?

01

MBTI测试的历史渊源

MBTI测试全称为“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最早由美国作家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和她的母亲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在20世纪40年代编制。其理论基础来自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荣格将人的性格类型分为“内向(I)-外向(E)”两种基本心态和“感觉(S)-直觉(N)”“思维(T)-情感(F)”四种功能,组合成8种类型。迈尔斯和布里格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维度:“判断(J)-知觉(P)”,从而构成了16种类型。

02

MBTI测试的科学性争议

虽然MBTI测试在商业和社交中广泛应用,但其科学性一直受到质疑。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王芳指出,MBTI测试存在以下问题:

  1. 信度和效度不足:MBTI测试的重测信度较低,很多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心理状态下测得的人格类型都会不同。例如,一位网友在三个月内连续测试,结果从ISFP型变为INFP型,甚至三年前还是ISFJ型。

  2. 二分对立的局限性:MBTI测验的基础是将人划分为四个维度,每个维度存在两个相对立的特性。这种非黑即白的分类方式过于简单,忽视了人格的连续性和复杂性。相比之下,心理学界更认可的“大五人格测试”采用评分制,能更准确地反映个体差异。

  3. 巴纳姆效应的影响:MBTI测试的结果容易产生巴纳姆效应,即人们会对于他们认为是为自己量身订做的一些人格描述给予高度准确的评价,而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以致能够放诸四海皆准适用于很多人身上。

03

MBTI测试为何如此流行

尽管存在诸多争议,MBTI测试依然风靡社交网络。据统计,话题“MBTI”在新浪微博的阅读次数达16亿,抖音平台相关播放量超11亿。专家认为,其流行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人类大脑的加工规律:将人分类有助于简化复杂世界,快速理解一个人或事物。而更科学的五因素模型(大五人格)虽然更准确,但理解难度较高,难以普及。

  2. 娱乐化传播:MBTI测试衍生出各种玩梗表情包,以及MBTI书单、穿搭、装修风格等,成为当下“流量密码”。

  3. 商业推广成功:MBTI测试被大量应用于企业培训、职业咨询和个人成长等领域,形成完整的商业生态。

04

如何理性看待MBTI测试

MBTI测试并非一无是处,但也不应过分夸大其作用。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张侃建议,可以将测试结果视为一个理想中或美化过的自己,保持平和心态,“知之、好之、乐之”。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王芳也提醒,选择职业不应过分依赖人格测试结果。她指出,选择一类职业是在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人格只是考量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考虑个人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与工作的适配度,以及从业者的生活状态、工作自主性和灵活度等因素。

总之,MBTI测试可以作为一种自我探索的参考工具,但不应将其奉为真理。理性看待MBTI测试,既不全盘否定,也不过分依赖,才能在自我认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