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道路运输标准即将出炉,氢能储运告别乱象时代
氢气道路运输标准即将出炉,氢能储运告别乱象时代
2025年1月3日,交通运输部印发的《交通运输标准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为氢能储运领域指明了发展方向,其中明确提出加快制定氢气道路运输技术规范等标准,支撑构建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这一举措预示着氢能储运技术即将告别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迎来规范统一的新时代。
在《标准方案》的关键核心标准项目清单中,《氢气(含液氢)道路运输技术规范》和《机动车冷却液 第3部分:燃料电池汽车冷却液》两项氢能标准备受瞩目。目前,《氢气(含液氢)道路运输技术规范》正处于形式审查阶段,而《机动车冷却液 第3部分:燃料电池汽车冷却液》处于正在起草阶段。
乱象丛生:氢能储运往昔困境剖析
一直以来,氢能储运技术的各自为政是制约氢能产业大规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过去,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氢能储运领域呈现出一片混乱的景象。不同企业、不同地区在氢气的储存和运输方面各自为战,各有各的一套做法。
在储存方面,各种储氢技术并存,气态高压储存、低温液态储氢、固态储存等多种方式都在被不同的企业和研究机构所采用,但对于储存容器的材质、规格、安全性能等方面却没有统一的标准。例如,一些企业使用的高压气态储氢容器质量参差不齐,存在氢气易泄漏和容器爆破等不安全因素;而在液态储氢方面,液氢储存容器的绝热性能和安全性也缺乏统一的规范,导致蒸发损失较大,成本居高不下。
在运输环节,问题同样突出。运输车辆的选择、装卸流程、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保障以及应急处置等方面都缺乏统一的技术指导和规范约束。有些企业在运输氢气时,使用的车辆不符合安全标准,装卸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给氢气运输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此外,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地区对于氢气运输的管理也不尽相同,这使得氢气的跨地区运输面临诸多障碍,严重制约了氢能的广泛应用。
新规领航:重塑氢能储运全新格局
而此次《氢气(含液氢)道路运输技术规范》的即将出炉,将为氢能储运行业带来根本性的改变。该规范对压缩气态氢气和冷冻液态氢气的道路运输过程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规范,涵盖了装备条件、企业条件、运输要求、装卸安全、停放要求及应急处置等多个关键环节。
在装备条件方面,明确规定了适用于氢气(含液氢)道路运输的车辆或装备,如长管拖车、罐车、管束式集装箱、罐式集装箱等的技术要求和安全标准,确保运输车辆和装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运输企业,也提出了相应的资质条件和管理要求,只有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和安全管理能力的企业才能从事氢气道路运输业务,从而从源头上保障了运输的安全。
在运输要求上,对运输路线的规划、运输过程中的速度限制、押运人员的资质和职责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例如,规定氢气运输车辆必须按照指定的路线行驶,避开人口密集区和危险区域,并且在行驶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车速,以确保运输安全。同时,对装卸安全也给予了高度重视,详细规定了装卸作业的流程和操作规范,要求装卸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装卸,防止氢气泄漏和事故的发生。
在停放要求方面,规范明确了氢气运输车辆的停放地点和停放方式,必须选择安全、通风良好的区域停放,并且要与其他车辆和建筑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此外,对于应急处置也制定了详细的预案,一旦发生氢气泄漏、火灾等事故,运输企业和相关人员要能够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小事故损失。
深远回响:开启氢能产业崭新篇章
这一标准的制定,将对氢能储运行业产生多方面的深远影响。首先,它将极大地提高氢气运输的安全性。通过规范运输装备、运输流程和应急处置等环节,降低了氢气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减少了事故的发生概率,为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其次,统一的标准将促进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以往,由于储运标准的不统一,上下游企业之间在氢气的供应和使用方面存在诸多衔接不畅的问题。例如,制氢企业生产的氢气可能因为运输标准不一致而无法顺利地输送到加氢站或使用企业手中。而现在,有了统一的标准,上下游企业可以按照相同的规范进行生产、运输和使用,大大提高了产业链的协同效率,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风险。
再者,标准的出台将为氢能产业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氢气道路运输技术规范等标准的逐步完善和实施,氢能储运的效率将得到显著提高,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这将使得氢能在交通、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更加具有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本进入氢能产业,推动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对于整个能源行业来说,氢能储运技术的规范化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储运技术的限制,氢能的大规模应用一直受到制约。《氢气(含液氢)道路运输技术规范》等标准的出台,将打破这一制约瓶颈,加速氢能在能源领域的替代进程,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国际上,我国氢能储运技术标准的制定也将提升我国在氢能领域的国际影响力。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氢能作为一种低碳能源受到了各国的广泛重视。我国率先制定氢气道路运输技术规范等标准,将为其他国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推动全球氢能产业的标准化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氢能领域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此外,标准的实施还将带动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例如,为了满足氢气道路运输的技术规范要求,运输车辆制造企业将加大对新型运输车辆的研发和生产投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安全监测设备、应急处置设备等相关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形成一个完整的氢能储运技术和产业生态。
结论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标准的出台只是第一步,要实现氢能储运技术的全面规范和统一,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标准实施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企业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和运营;企业要积极配合标准的实施,加大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的投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科研机构要继续加强对氢能储运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不断完善和优化相关技术和标准。
《氢气(含液氢)道路运输技术规范》等标准的即将出炉,是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氢能储运技术即将告别各自为王的混乱局面,迎来规范统一的时代。这将为氢能产业的大规模发展、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让我们拭目以待氢能产业在规范标准引领下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