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考证:鲁迅的“三味书屋”、红孩儿“三味真火”,不一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考证:鲁迅的“三味书屋”、红孩儿“三味真火”,不一味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DDVGOU70552N4FE.html

“三味书屋”和“三味真火”中的“三味”究竟有何含义?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本文将通过考证历史文献和文化典籍,为您揭示这两个文化概念背后的深层含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味书屋

在学习鲁迅先生的名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们了解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在书中,鲁迅先生描述了自己第一次拜孔子和拜先生的情景,其中的先生是指三味书屋的塾师寿怀鉴。

寿镜吾的孙子寿宇曾经介绍说,其高曾祖寿峰岚在清朝道光年间办学。起初、给自己的私塾馆取名为“三余书屋”,并特意请大书法家梁同书(1723年~1815年,清代书法家“三梁”之一)题写了牌匾。

“三余”出自三国时董遇所说的“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后来,匾上的“余”被曾祖寿韵樵将改为“味”。寿韵樵的书法造诣高深,改后的匾额、字和以前浑然一体,连书法家也看不出破绽。可是,为什么把“三余”改称“三味”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寿镜吾先生

关于“三味”的解释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为苏东坡。苏东坡对董遇“三余”之说颇赞赏,曾做诗曰:“此生有味在三余”。另一种说法是,“三味”源自《李淑书目》。李淑说:“诗书为太羹,史为杂俎,子为醯醢(xīhǎi]),是为书三味”。

寿宇的叔父寿洙邻对此也做过解释。他说:“三味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幼时听父兄言,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

寿宇本人的说法应该是最靠谱的。他的介绍是这样:“我小的时候,我祖父寿镜吾亲口对我说,三味是指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布衣指的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

“三味书屋”中“三味”的意思大体上是这样了,那么、“三味真火”呢?“三味真火”,其实是“三昧真火”的误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游记》中,会用“三昧真火”的红孩儿

三昧一词是梵文Samādhi的音译,其他也有“三摩地”“三摩提”的译法;而真火是道教词语,三昧真火、又名三昧神火。

《指玄篇》上有曰:“心者君火,亦称神火也,其名曰上昧;肾者臣火,亦称精火也,其名曰中昧;膀胱,即脐下气海者,民火也,其名曰下昧。”此为三昧真火,也有人据此认为,三昧就是心、肾、膀胱;且不论这种说法正确与否,三昧显然和三味书屋的三味是根本不搭界的。

补遗。

真火的真,其实和闲书里的真人的“真”一样、是修行得道的意思,皇帝自称的“朕”、就是真人的意思。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