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土楼:文化传承的创新之路
南靖土楼:文化传承的创新之路
在福建南靖土楼景区,一座名为“客家土楼夯土体验馆”的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土楼夯筑技艺,还能亲手体验这一传统工艺。这种创新性的文化传承方式,正是南靖土楼焕发新生的缩影。
创新传承:让非遗“活”起来
南靖土楼夯筑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保护和弘扬这门古老技艺,南靖县采取了多项创新举措。
70多岁的张民泰是客家土楼营造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他不仅在体验馆内向游客演示夯筑技巧,还积极参与校园讲座和学术研究。通过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等高校合作,南靖县建立了建筑学院教学实践基地,为这门古老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数字化体验:科技赋能文旅融合
在数字化时代,南靖土楼景区积极拥抱新技术,推出了AR互动体验项目。游客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能进入“土楼探秘家”小程序,选择不同的角色进行探索。
在AR技术的加持下,游客可以看到土楼建造过程的3D动画,了解独特的建筑结构。通过AR观察土楼的“透视”效果,了解内部结构布局,体验客家先民的智慧结晶。完成相关任务可获得"匠心建筑师"徽章。
政策支持:保护与发展的平衡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土楼资源,南靖县政府出台了《南靖土楼景区村村民住房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将景区划分为禁建区和限建区,对村民住房建设实行严格管理。
在限建区内,村民可以申请修缮、翻建或续建住房,但必须符合土楼景区建设的“六要素”,即粉土墙、木门窗、斜屋面、盖青瓦、出屋檐、订墨封。这种保护性开发模式,既保障了村民的住房需求,又维护了土楼的原貌和文化内涵。
文化活化:开启新篇章
漳州市在土楼活化利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2022年,漳州启动了7座“非世遗”土楼的活化利用试点项目,邀请知名建筑师团队进行设计。这些土楼被改造为民宿、书店、研学基地等,成为传承土楼文化的新载体。
在华安启丰楼,当地政府创新引进先锋书店业态,计划将书店开进土楼里。“项目将以‘先锋书店’品牌直营的方式开展宣传、营销和品牌塑造,主要内容包括人文精品图书展销、独家在地文创开发与展销、咖啡茶饮休闲体验服务等。目前,该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启丰楼先锋书店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完成后,将打造人文品牌与政府文旅开发合作的新案例,塑造独具特色的福建土楼华安品牌新名片。
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非世遗”土楼的价值和魅力,并参与土楼活化利用工作,以此带动土楼旅游,传承土楼文化。以读旅·和德楼民宿、福兴楼民宿、青普文化行馆为代表,越来越多“非世遗”土楼被改造为旅游民宿,成为天南海北的游客了解土楼文化的一把钥匙;随着研学旅游的升温,南靖东升楼、华安启丰楼等“非世遗”土楼逐渐成为热门研学目的地,为孩子们了解土楼建筑文化打开了新窗口……如今,土楼的“玩”法仍在不断上新,越来越多“非世遗”土楼“活”起来、“火”起来。
南靖土楼不仅是一座座建筑,更是一本本活着的历史书。通过创新性的保护和开发,这些古老的土楼正在焕发新的生机,续写着文化传承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