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红”番薯:从田间到餐桌的致富新宠
“一点红”番薯:从田间到餐桌的致富新宠
“一点红”番薯,这个源自越南的优质品种,如今已成为广东肇庆市高要区蛟塘镇的致富新宠。其独特的品质和成功的产业化发展,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品种优势:紫红外皮与独特口感
“一点红”番薯以其紫红色的外皮和紫红与白色相间的薯肉而得名。这种番薯不仅外观独特,更重要的是其卓越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据种植户阮润波介绍,竹园村所种的“一点红”番薯外形美观、肉质细腻,含有9种氨基酸和胡萝卜素,药用功能良好,内含紫色素、绿原酸、多种维生素,硒、碘、铜、铁、锌等矿物质微量元素比普通品种番薯多,有些微量元素甚至是普通品种番薯的数倍。其口感比白心番薯更好,肉质细滑、甜糯的味道更具风味。
产业化发展: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
在蛟塘镇,番薯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目前,竹园村注册了竹园番薯“竹园一点红”商标,走品牌化、规模化发展道路,成为该村特色生态农产品。今年,阮润波扩大了种植规模,共种植“一点红”番薯150亩。为保证品质,阮润波全部使用有机肥种植,且采用分批种植和销售模式,每个批次的“一点红”番薯收获数万斤。今年8月份种植的第一批“一点红”番薯已在11月中旬完成收成与销售。“一些老客户反馈意见回来,今年的番薯比去年更可口、更香糯。”阮润波说,目前收成的番薯是第二批,分批种植和销售有利于保证番薯的光泽和水分,也确保客户收到的是新鲜出土的番薯。
潭布镇更是将番薯产业做到了极致。该镇已形成涵盖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的全产业链,2022年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07亿元。潭布镇党委书记陈丰伟表示,潭布镇围绕农业产业发展,逐个问题进行解决,特别是近年在销售品牌端,花了很大的力气,开了很多个线下销售网点,同步统一线上销售平台,以及今年实施原产地保护计划、农产品溯源,打通从生产、加工、物流、冷链、销售到品牌整个全链条的落地,潭布的特色农产品将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政策与技术支持:党建引领下的产业振兴
蛟塘镇和潭布镇的番薯产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广东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过程中,罗源镇广大党员纷纷带头支持建设,开展“三清三拆”、主动让地,协调施工建设问题,共让地约200亩用于建设村中公共活动中心、公益公园和新建12公里主环线,折算约1500万元。“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我镇的做法主要有突出党建引领、突出群众主体、突出资金投入、突出长效机制。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注重调动村民群众的积极性。” 焦亚邱表示。
同时,政府部门还通过党建引领、政策支持等方式推动番薯产业发展。例如,罗源镇各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建立各类种养基地10多个,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红旗村党支部书记何南彬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去年7月集约村中闲置土地25亩种植优等品质番薯,亩产约3000斤,除去成本,每亩纯收益达3000元。至今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共种植番薯80亩,形成连片种植,打造特色品牌,增加了农户的收入,推动了农业产业发展。
经济效益:农户增收的有力保障
“一点红”番薯的种植为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竹园村种植户阮润波介绍,今年“一点红”番薯采用有机肥种植,亩产在2500至3000斤之间,比去年产量有所提升,每公斤售价在8元至12元之间,预计在1月上旬采挖完毕。目前,竹园“一点红”番薯大部分已被新老客户预订,深受市场欢迎。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一点红”番薯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2024年9月,有农户反映因天气原因导致番薯品相不佳,出现滞销情况。这表明番薯产业仍需进一步提升抗风险能力,加强市场预测和销售策略。
未来,蛟塘镇和潭布镇计划继续深化番薯产业链,开发更多番薯深加工产品,如番薯干、番薯淀粉等,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将进一步拓展线上销售渠道,通过电商直播等方式扩大市场覆盖面,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和品尝到“一点红”番薯的独特魅力。
结语
“一点红”番薯的成功,不仅是品种的胜利,更是产业化经营和政策支持的结晶。它不仅为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市场开拓的深入,相信“一点红”番薯将为更多人带来甜蜜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