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甘薯高产秘诀:现代农业技术大揭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甘薯高产秘诀:现代农业技术大揭秘!

引用
搜狐
14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167140186_586390
2.
http://www.moa.gov.cn/xw/qg/201503/t20150319_4446879.htm
3.
https://www.cdstm.cn/frontier/nlmy/201605/t20160519_174865.html
4.
https://zzny.zhengzhou.gov.cn/njtg/3268335.jhtml
5.
https://www.hnagri.org.cn/article-19350.html
6.
https://www.plantnutrifert.org/article/doi/10.11674/zwyf.18353?viewType=citedby-info
7.
https://zzny.zhengzhou.gov.cn/njtg/3267001.jhtml
8.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26995
9.
https://nyncj.beijing.gov.cn/nyj/snxx/ztzl/nyjstgqk/436397814/index.html
10.
http://nyt.hubei.gov.cn/bmdt/yw/ywdt/snyjstgzz/201910/t20191029_110914.shtml
11.
https://www.hbqj.gov.cn/snyfzzx/zfxxgk/fdzdgknr/qtzdgknr_34504/zdzcls/202003/t20200319_2253758.html
12.
https://www.foodmate.net/tech/zhongzhi/3/188401.html
13.
https://www.chinaagrisci.com/CN/10.3864/j.issn.0578-1752.2012.01.023
14.
https://www.chemicalbook.com/NewsInfo_53881.htm

甘薯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在现代农业技术的帮助下,可以通过科学施肥和合理的栽培管理实现高产。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的研究表明,通过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根据甘薯需肥规律进行精准补给,能显著提高产量并改善品质。此外,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的研究发现,提蔓代替翻蔓、喷施多效唑或缩节胺等措施也能有效提升甘薯产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的实验则证明了氮肥减量分施能够促进甘薯根系分化和块根膨大。这些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为农民提供了实用的增产方案,值得推广普及。

0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甘薯科学施肥是高产栽培的重要内容。甘薯的施肥技术以甘薯的需肥规律为依据。生产经验表明,甘薯产量受氮、磷、钾三要素所左右,需用肥料补给。甘薯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甘薯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是对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其目标一是要保持持续增产、增收;二是农田生力提高;三是要减少施肥对农田和环境的不良影响。

甘薯需规肥律与特点

(一)甘薯营养特性

1.氮素:是蛋白质、原生质、叶绿素的主要组成部分。能促使茎叶生长,促进分枝、早发棵、早拖秧,扩大光合作用面积,增加光合能力。氮肥不足,茎叶生长慢,叶面积小,颜色淡,生长不良,施用过量或过晚,茎叶旺长,“贪青”,结薯不良。

2.磷素:是原生质和细胞核的主要成分。能加快营养物质的合成,能加速细胞分裂,提高薯块品质。叶片含磷量少于0.1%时,就显出缺磷症状,叶的颜色暗绿没有光泽,叶片小、茎细,老叶出现黄斑,以后变紫脱落。

3.钾素:能增强光合作用,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转加速细胞分裂,促进根部形成层活动,使块根肥大提高产量。叶片含钾量低于0.5%时,表现出缺钾症:前期缺钾,植株的叶片小,节间短,叶面不舒展;中后期钾素不足,茎叶生长缓慢,严重的叶片黄化。

4.中、微量元素:吸收量虽然不多,但各有功能,不可缺少,不可替代。在甘薯的养分中,对钙、镁、锌、硼的需要量虽少,但也是其正常生育所必需的,缺乏时常引起症状造成减产。据测定,当甘薯叶片含钙量小于0.2%时,就会表现出幼芽生长点死亡的缺钙症;当叶片含镁量小于0.05%时,表现出小叶向上翻卷,老叶叶脉间变黄的缺镁症;当土壤含锌量小于0.5微克/克时,甘薯叶片变小,分枝少,抗旱能力降低,表现出缺锌症;缺硼时叶片畸形,根尖死亡。因此,生产上应注意对甘薯各种养分补给,才能达到丰产。

(二)、甘薯不同生育阶段需肥规律

甘薯的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甘薯是喜钾作物,对钾肥需求最多,氮肥次之,磷肥需求较少。金继运等研究指出:甘薯对氮、磷、钾三要素吸收的的总趋势是:前、中期吸收迅速,后期缓慢。

1.氮素吸收:前、中期速度快,需量大,茎叶生长盛期对氮素的吸收达到高峰,后期茎叶衰退,薯块迅速膨大,对氮素吸收速度变慢,需量减少。

2.磷素吸收:随着茎叶的生长,吸收量逐渐增大,到薯块膨大期吸收利用量达到高峰。

3.钾素吸收:从开始生长到收获较氮、磷都高。随着叶蔓的生长,吸收钾量逐渐增大,地上部从盛长逐渐转向缓慢,其叶面积系数开始下降,茎叶重逐渐降低,薯块快速膨大期特别需要吸收大量的钾素。

近年来研究指出:甘薯生长前期以氮素代谢为主,后期以碳素代谢为主,施氮过多,是茎叶徒长的主要原因。在甘薯整个生育过程中的不同生育阶段吸收氮、磷、钾的数量和速率是有差异的。在甘薯生长前、中期,氮素的吸收速度快,需量大,主要用于营养器官叶、茎的生长,叶茎生长盛期也是氮素的吸收高峰期,随着薯块迅速膨大的生长后期,茎叶生长减缓,对氮的吸收速度变慢,需氮量明显减少;对磷素的吸收,整个生长期都缓缓增多,随着叶茎的生长吸收量逐渐增大,到薯块膨大期吸收量达到高峰;对钾素的吸收量从幼苗开始到收获一直都高于氮、磷,在叶茎生长盛期,钾素的吸收量也超过氮、磷较多,特别到了薯块快速膨大期,钾的吸收达到了高峰,突出的看出了钾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三)甘薯对养分的需求量和比例

甘薯产量高,需肥量大。据研究,每生产100千克鲜薯块需吸收氮素0.35千克,磷(P2O5)素0.18千克,钾(K2O)素0.55千克。三者的比例为1:0.5:1.57。钾的需要量较多,超过了氮、磷。可以看出甘薯是一种特别喜欢钾素的作物,同时,因植株长相不同而有差别。

1.日本九州农试研究,每生产1000千克薯块需吸收氮3.4千克,磷2.0千克,钾9.0千克。

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王荫墀等研究,甘薯生长期间,氮、磷、钾素的最大吸收量,总趋势是钾素多,氮次之,磷最少。但因植株长相不同而有差别(甘薯不同生长类型植株氮、磷、钾最大吸收量)。徒长型氮素吸收量过多,钾素较少;中产型的养分吸收量均不足;高产型吸收钾量较高,吸收氮、磷、钾量的比为1:0.27:2.3,钾为氮的两倍多(表1)。

表1 甘薯不同生长类型植株氮、磷、钾最大吸收量
(王荫墀等.山东济南.1987)

生长类型 鲜薯产量(千克/667平方米) 养分最大吸收量(千克/667平方米) 生产500千克薯块需要量(千克) N:P2O5:K2O

N P2O5 K2O N P2O5 K2O

徒长 2694 35.2 5.1 28.8 6.5 0.95 5.34 1:0.14:0.82

中产 2640 12.1 3.8 23.3 2.29 0.72 4.47 1:0.31:1.

高产 4750 22.1 6.0 49.2 4.65 1.26 9.84 1:0.27:2.3

02

氮肥减量分施技术

近年来,氮肥减量分施技术在甘薯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研究表明,将施氮量由100 kg/hm2减至80 kg/hm2,并将其中一半氮肥在块根形成期追施,可有效促进甘薯根系生长和有效薯块的早期形成,保证单株结薯数,同时还可维持生育后期较高的根系活力,提高块根膨大期生物量和分配比例,有利于薯块的膨大和产量的增加。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基肥施用:在整地时,将40%的氮肥(32 kg/hm2)与全部的有机肥、磷肥和钾肥混合施入土壤中。有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每亩施用量为4方左右。磷肥和钾肥的推荐用量分别为80 kg/hm2和25 kg/hm2。

  2. 追肥施用:在甘薯移栽后35天左右(块根形成期),将剩余的40%氮肥(32 kg/hm2)进行追施。追肥时,应避免肥料直接接触薯苗,可采用沟施或穴施的方式,施后覆土。

03

提蔓技术

提蔓技术是甘薯高产栽培中的重要管理措施。传统的翻蔓方法会损伤茎叶,降低光合作用效率,反而导致减产。提蔓技术则避免了这些问题,具体操作如下:

  1. 提蔓时机:在甘薯生长旺盛期(7-8月份),特别是在雨后进行提蔓效果最佳。

  2. 操作方法:轻轻将薯蔓提起,使其与地面垂直,然后缓慢放回原位,避免损伤茎叶。提蔓时,要确保茎蔓的生长方向不变,以免影响光照和通风。

  3. 提蔓频率:每隔15-20天进行一次提蔓,整个生长季节提蔓2-3次即可。

04

多效唑应用技术

多效唑是一种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有效控制甘薯茎蔓旺长,促进分枝和根系发育,从而提高产量。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1. 使用浓度:推荐使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浓度为300-400 mg/kg。

  2. 施用时间:可在甘薯栽植前蘸根,或在团棵期(蔓长40-50厘米)喷施。高肥水地块在薯块膨大期,蔓长50-60厘米、叶面积指数3-4、茎叶有徒长现象时,用150-2000毫克/公斤喷洒茎叶。

  3. 注意事项:

  • 不能随意增加浓度,以防控制过度。
  • 薄地和干旱年份不宜在生育期喷施。
  • 需与其他农艺措施(如施肥、灌水、防虫)配套使用。
05

其他关键管理措施

  1. 栽插方法:推荐采用抗旱留三叶斜栽法,即薯苗与水平面成45°斜栽入土,栽深5-7 cm,只留顶部3片展开叶,其余部分连同叶片全部埋入土中。

  2. 密度控制:长蔓品种、地力较肥的地块宜稀植(3000-3500株/亩),短蔓品种、薄地宜密植(4000株/亩)。

  3. 田间管理:早中耕、勤除草,控制水分,防止茎叶早衰。在薯块膨大期,可喷施红薯膨大素,能增加根对肥料的吸收、缩短间节长度、增加叶片厚度及绿素含量、诱导营养物质向薯块转移、加速薯块膨大。亩喷施2次,间隔15天,可增产10%以上。

  4. 适时收获:一般在10月底前完成收获,避免薯块受冻。

通过集成应用上述现代农业技术,甘薯产量和品质都能得到显著提升。农民朋友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土壤条件、气候特点和种植习惯,灵活调整技术方案,实现科学管理和精准施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