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回归的Matlab代码实现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线性回归的Matlab代码实现详解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m0_72300717/article/details/142850982
一、前言
本教程将使用Matlab 2020a实现线性回归算法。虽然版本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m代码应该都能运行。需要注意的是,Simulink对版本的要求可能更高一些。
二、任务描述
基于线性回归的理论推导,本教程将用代码实现线性回归,并分析预测结果。同时,我们将探讨学习率和迭代次数对系统收敛速度和代码运行速度的影响。
三、代码实现
我们将通过一个房价预测的案例来研究单变量线性回归,即输入特征只有一个(房屋面积)。首先,使用一次函数生成相关样本数据:
% ----------------------原始数据集---------------------- %
x = linspace(0, 1000, 200); % 生成横坐标(房屋面积)数据
y = 1.5 * x + 100; % 生成房价
data = [x; y]; % 组合成二维数据
为了模拟现实情况中的数据噪声,我们需要对样本添加噪声:
noise_level = 30; % 定义噪声参数
noise = noise_level * randn(size(data)); % 生成与数据相同大小的高斯噪声
noisy_data = data + noise; % 将噪声添加到数据中
noisy_x = noisy_data(1,:); % 添加噪声后的特征(房屋面积)
noisy_y = noisy_data(2,:); % 添加噪声后的结果(房价)
在进行梯度下降迭代之前,需要对样本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std_x = (noisy_x - mean(noisy_x)) / std(noisy_x); % 标准化x
std_y = (noisy_y - mean(noisy_y)) / std(noisy_y); % 标准化y
接下来是梯度下降迭代的核心代码:
% ------------------------------主循环代码-------------------------------
for i = 1 : iteration_num
y_pred = theta1 * std_x + theta0; % 预测值
% 计算梯度
d_theta1 = (1/m) * (theta1 * sum(std_x.^2) - sum((std_y - theta0) .* std_x));
d_theta0 = theta0 - (1/m) * sum(std_y - theta1 * std_x);
% 更新参数
theta1 = theta1 - alpha * d_theta1;
theta0 = theta0 - alpha * d_theta0;
loss = (1/m) * sum((y_pred - std_y).^2); % 计算损失
J_history(i) = loss;
end
迭代结束后,需要对参数进行反归一化处理:
% 反归一化后,才是真正的theta0和theta1
theta1 = theta1 * (std(noisy_y) / std(noisy_x)); % 恢复原始斜率
theta0 = mean(noisy_y) - theta1 * mean(noisy_x); % 恢复原始截距
四、输出结果与分析
下图展示了迭代500次后的预测结果,绿色的回归线与数据点基本吻合,说明模型预测效果较好。
此外,迭代500次的损失函数收敛图显示,损失值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小,呈现收敛状态。
以下是Matlab命令窗口打印的数据结果:
迭代次数:500次
loss损失:0.011024
最终线性回归方程:y = 1.49x + 104.89
theta1 = 1.49, theta0 = 104.89
通过绘制损失函数的图像,可以发现最终的损失函数J有一个全局最小点。
五、完整程序代码
clc;
clear;
close all;
% ----------------------原始数据集---------------------- %
x = linspace(0, 1000, 200); % 生成横坐标(房屋面积)数据
y = 1.5 * x + 100; % 生成房价
data = [x; y]; % 组合成二维数据
% -------------------------变量------------------------ %
iteration_num = 500; % 迭代次数
noise_level = 30; % 定义噪声参数
theta1 = 0; % 初始化斜率
theta0 = 0; % 初始化截距
alpha = 0.01; % 学习率
m = length(y); % 样本数量
J_history = zeros(iteration_num, 1); % 记录每次迭代的损失值
noise = noise_level * randn(size(data)); % 生成与数据相同大小的高斯噪声
noisy_data = data + noise; % 将噪声添加到数据中
noisy_x = noisy_data(1,:); % 添加噪声后的特征(房屋面积)
noisy_y = noisy_data(2,:); % 添加噪声后的结果(房价)
std_x = (noisy_x - mean(noisy_x)) / std(noisy_x); % 标准化x
std_y = (noisy_y - mean(noisy_y)) / std(noisy_y); % 标准化y
% ------------------------------主循环代码-------------------------------
for i = 1 : iteration_num
y_pred = theta1 * std_x + theta0; % 预测值
% 计算梯度
d_theta1 = (1/m) * (theta1 * sum(std_x.^2) - sum((std_y - theta0) .* std_x));
d_theta0 = theta0 - (1/m) * sum(std_y - theta1 * std_x);
% 更新参数
theta1 = theta1 - alpha * d_theta1;
theta0 = theta0 - alpha * d_theta0;
loss = (1/m) * sum((y_pred - std_y).^2); % 计算损失
J_history(i) = loss;
end
% ------------------------------绘制图像1------------------------------- %
subplot(2, 1, 1); % 创建两个子图
plot(noisy_data(1,:), noisy_data(2,:), '.b');
grid on; % 添加网格
xlim([0, 1000]); % 设置x轴范围
ylim([0, 1800]); % 设置y轴范围
hold on; % 保持图形,防止被后续图形覆盖
% 反归一化后,才是真正的theta0和theta1
theta1 = theta1 * (std(noisy_y) / std(noisy_x)); % 恢复原始斜率
theta0 = mean(noisy_y) - theta1 * mean(noisy_x); % 恢复原始截距
y_fit = theta1 * noisy_x + theta0; % 计算回归线的 y 值
plot(noisy_x, y_fit, '-g', 'LineWidth', 2); % 绘制回归线
title('运行结果'); % 标题
xlabel('房屋面积'); % 横坐标标签
ylabel('房屋价格'); % 纵坐标标签
legend('数据点', '回归线'); % 图例
hold off;
% ------------------------------绘制图像2------------------------------- %
subplot(2, 1, 2); % 创建两个子图
plot(1 : iteration_num, J_history, '-r', 'LineWidth', 2);
grid on; % 添加网格
title('损失函数收敛图'); % 标题
xlabel('迭代次数'); % 横坐标标签
ylabel('损失值'); % 纵坐标标签
% ------------------------------输出结果------------------------------- %
fprintf('迭代次数:%d次\n', iteration_num);
fprintf('loss损失:%.6f\n', loss);
fprintf('最终线性回归方程:y = %.2fx + %.2f\n', theta1, theta0);
fprintf('theta1 = %.2f, theta0 = %.2f\n', theta1, theta0);
% -----------------------------END OF FILE---------------------------- %
六、学习率的影响
学习率(α)对模型的收敛速度和效果有重要影响。以下是不同学习率下的实验结果:
- α = 0.01
- α = 0.002
- α = 5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α越小,模型收敛的速度越慢,需要通过增加迭代次数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当α取值不当时,模型可能无法收敛。因此,选择合适的学习率和迭代次数对于提高代码运行效率和预测结果至关重要。
热门推荐
背靠“国家队”股东,中国铀业冲刺A股铀业第一股
黄酒配生姜的功效与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呼吸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
地铁、大学、展演中心……东莞多个重点项目传来好消息!
球墨铸铁与铸铁:有什么区别?
历年平均退休金一览表: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及意义
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名单及事迹 高分作文素材整理
蓝雪花:从价格到养护的全方位指南
数字化法务:重塑法律服务的新篇章
房产赠予过户费用全解析:如何合理规划过户成本?
口服利尿药的六大注意事项
考公考编深度解析:概念差异与备考指南
怎样判断LED透明屏的质量好坏?
华为手机如何开启通知权限
深度剖析:人狼村之谜全剧情惊天反转与隐藏真相
广东人坐月子食谱大全分享,月子期间风俗、忌讳快收藏
金光菊撒哈拉:5大核心养护技巧,让你的花园全年绽放
房产选择与手续办理指南:从购房目的到产权过户的全流程解析
山竹的成熟期和上市时间(了解山竹的生长周期和收获季节,享受美味佳果)
山竹选购全攻略:从外观到气味,六个实用挑选技巧
兴义万峰林千人刨汤饭:跑友、游客共享美食文化盛宴
贵州旅游打卡点——兴义万峰林
奥司他韦吃了多久起效
遗传性低血压吃什么食物好
小细胞肺癌肝转移很严重吗?怎么治能控制病情
飞机延误怎么办?查询方式与法律规定全解析
苗族织带: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
老人年龄划分新标准公布,超过多少算“老年人”?
接闪杆材料及规格详细介绍
遗产分割纠纷适用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