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股价暴跌背后:南向资金逆势买入110亿港元,市场分歧凸显投资价值
小米股价暴跌背后:南向资金逆势买入110亿港元,市场分歧凸显投资价值
2025年2月13日,小米集团(股票代码:01810.HK)股价出现罕见暴跌,盘中最大跌幅接近10%,创下近期新低。然而,在这场股价大跌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南向资金逆势大举买入,当日净买入额超过110亿港元。这种罕见的市场分歧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投资逻辑?
市场低迷叠加技术调整,引发股价大幅波动
此次小米股价暴跌,首先与市场整体环境密切相关。当天,港股市场整体表现低迷,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盘中跌幅均超过2%。作为科技股代表的小米,自然难以独善其身。此外,全球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如利率政策调整和地缘政治风险,也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的谨慎情绪。
从技术面来看,小米股价在年初至今已累计上涨超过20%,部分投资者选择在阶段性高位锁定利润,导致短期抛压加剧。技术指标显示,股价此前处于超买区域,存在回调需求。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此次大跌。
业务压力与估值分歧,引发市场担忧
除了市场环境因素外,小米自身的业务压力也不容忽视。2025年,小米计划研发投入超过300亿元,较2024年的240亿元进一步增加。虽然这体现了小米在技术创新上的决心,但短期内可能会对盈利能力造成一定压力。
在业务层面,虽然小米汽车2024年交付量已超过13.5万辆,但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未来盈利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同时,手机业务也面临原材料成本上升和海外市场政策风险等挑战。
从估值角度来看,小米当前静态市盈率高达45.61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种高估值状态引发了部分投资者的谨慎态度,担心股价存在回调风险。
南向资金逆势买入,彰显长期信心
尽管面临短期挑战,南向资金的大举买入却显示出对小米长期发展的坚定信心。这种信心主要源于小米稳健的业绩表现和清晰的战略布局。
最新财报显示,小米2024年第三季度营收达到925.07亿元,同比增长30.48%,创下历史新高。同时,公司毛利率达到20.4%,显示出良好的盈利能力。这些数据有力地支撑了南向资金的买入决策。
从战略布局来看,小米正在积极推进“人车家”战略,致力于打造一体化的智能生活解决方案。目前,小米智能设备连接数已超过8亿个,拥有5个以上连接设备的用户数达到1700万。这种生态系统的优势,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渠道建设方面,小米在大陆地区的小米之家门店数量已超过1万家,并实现了“送拆装”一体化服务,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公司在研发投入上持续加码,2024年研发投入达到240亿元,为未来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
结语:短期波动难掩长期价值
小米此次股价暴跌,是市场情绪、技术面调整与基本面担忧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从长期来看,公司在智能手机、智能汽车和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布局正在稳步推进,生态系统的协同效应日益显现。南向资金的大举买入,正是基于对公司长期发展潜力的认可。对于投资者而言,面对短期市场波动,更应关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长期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