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郝吉明院士: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需转向“健康导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郝吉明院士: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需转向“健康导向”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11
来源
1.
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401/t20240130_1065242.html
2.
https://www.mee.gov.cn/ywdt/xwfb/202403/t20240318_1068713.shtml
3.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digi/2024-03-20/doc-inanxxcv6178917.shtml
4.
http://www.zghjkx.com.cn/CN/column/item143.shtml
5.
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175/20355.htm
6.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501/content_6998941.htm
7.
http://m.cyol.com/gb/articles/2025-01/15/content_mOG0jQhVL5.html
8.
https://cese.pku.edu.cn/kycg/131451.htm
9.
https://chem.szu.edu.cn/xyjj/jgzz1/yjzx/dqfhwrkzzx.htm
10.
http://zghjgl.ijournal.cn/html/zghjgl/2023/2/20230216.htm
11.
https://www.env.tsinghua.edu.cn/info/1129/2927.htm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郝吉明院士和王书肖教授团队在最新发表的论文中指出,尽管过去十年中国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但PM2.5年均浓度仍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值。他们提出未来应实施“健康导向”的污染防治策略,修订空气质量标准,并协同应对大气复合污染、温室气体排放和新污染物问题。这些观点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郝吉明院士团队提出,未来大气污染防治应转向“健康导向”,这意味着需要更加关注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具体来说,需要修订现行的空气质量标准,使其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发布的空气质量指导值接轨。WHO于2021年更新了空气质量指导值,其中PM2.5年均目标值从10 µg/m³下调到5 µg/m³,这一标准远低于中国现行的35 µg/m³的国家标准。尽管2024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已降至29.3微克/立方米,但与WHO的指导值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此外,新策略强调协同应对大气复合污染、温室气体排放和新污染物问题。大气复合污染是指多种污染物在大气中同时存在并产生协同效应,如PM2.5、臭氧(O3)、二氧化氮(NO2)等。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CO2),不仅影响气候变化,也与大气污染密切相关。新污染物,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新的威胁。

为实现这一新策略,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首先,要加强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发展清洁能源。其次,要强化移动源污染控制,特别是机动车排放,这是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最后,要加大对新污染物的关注和研究力度,建立完善的监测和评估体系。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高质量完成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事关美丽中国建设全局。郝吉明院士团队提出的新策略,不仅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新的方向,也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重要支撑。通过实施健康导向的污染防治策略,中国有望在改善空气质量的同时,保护公众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