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精益生产管理:制造型企业的高效之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精益生产管理:制造型企业的高效之道

引用
知乎
9
来源
1.
https://zhuanlan.zhihu.com/p/532241138
2.
https://www.leanchina.cn/alfx/1730.html
3.
https://www.fxiaoke.com/crm/information-41110.html
4.
http://www.kaizenjit.com/html/2022/Electronic_Journal_1129/6413.html
5.
https://www.powerarena.com/zh-hans/blog/%E7%B2%BE%E7%9B%8A%E7%AE%A1%E7%90%86%E4%BA%94%E4%B8%AA%E5%9F%BA%E6%9C%AC%E5%8E%9F%E5%88%99%E7%B2%BE%E7%9B%8A%E7%94%9F%E4%BA%A7%E7%AE%A1%E7%90%86%E6%98%AF%E4%BB%80%E4%B9%88/
6.
https://www.leanchina.cn/alfx/
7.
https://www.huahao-lean.com/archives/5244
8.
https://www.mbalib.com/ask/question-b68454fc01b9dc747d28447e4f92b365.html
9.
http://www.jlnrj.com/news_view3.asp?id=1908

在当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制造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客户需求多样化、交货期缩短、成本压力增大。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精益生产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以其独特的理念和方法论,为企业提供了破局之道。

01

精益生产的理论基础

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消除企业所有环节上的不增值活动,来达到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和改善质量的目的。这一管理模式源自日本丰田,其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Just In Time(JIT)”,即“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

精益生产依存于五大基本原则:

  1. 价值:永远站在客户的立场上,精确地确定产品的价值。产品的价值是由顾客定义的,包括功效和价格等要素。

  2. 价值流:识别使特定产品通过商务活动的三项关键性管理任务所需的一组特定活动。这三项任务包括信息流、物流和产品设计流程。

  3. 价值流动:使保留下来的创造价值的活动连续流动起来。这要求重新定义职能、部门和企业的作用,使他们能对创造价值做出积极的贡献。

  4. 需求拉动:从“部门”和“批量”转化到“生产团队”和“流动”。精益生产方式可以让用户从企业那里按照需求拉动产品,而不是把用户不想要的产品硬推给用户。

  5. 尽善尽美:当企业精确地定义产品的价值,识别出整个价值流,并且使创造产品价值的活动连续流动起来,并且让顾客从企业的拉动价值开始时,奇迹就出现了。

为了实现这些原则,精益生产提供了十大工具:

  • 准时化生产(JIT):追求无库存或最小库存的生产系统。
  • 5S与目视化管理: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提升现场管理水平。
  • 看板管理(Kanban):作为交流厂内生产管理信息的手段。
  • 标准化作业(SOP):确保生产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 全面生产维护(TPM):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安全性和高质量。
  • 价值流图(VSM):识别生产过程中的浪费。
  • 生产线平衡设计:优化生产效率。
  • 拉动生产(PULL):实现按需生产。
  • 快速切换(SMED):缩短生产准备时间。
  • 持续改善(Kaizen):不断优化生产流程。
02

精益生产的实践应用

精益生产管理并非空谈理论,它已经在众多制造型企业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以某机械结构件厂为例,该厂主要生产装载机前车架、后车架、动臂三大构件。在实施精益生产管理前,该厂面临诸多挑战:

  • 质量问题:焊接缺陷频发,竖槽钢焊缝开裂外反馈率较高
  • 生产问题:工序节拍不平衡,半成品库存积压严重
  • 安全问题:交叉作业现象严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 现场管理问题:地摊式作业,流转混乱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厂引入了精益生产管理方法:

  1. 绘制价值流现状图:通过价值流图识别出物料配送无序、工序间停顿、在制品存量大等问题点。

  2. 线平衡优化:通过对生产工序的调整,使各工序间的作业时间尽可能相近,提高生产效率。

  3. 工艺布局设计:重新规划生产布局,建立两条“二字型”拼焊线,实现辊道运输和线上作业。

  4. 流线化生产:按照加工顺序依次排列生产设备,减少搬运距离,降低在制品数量。

  5. 混线生产:设计三合一左右通用工装,满足多品种、少数量、低库存的需求,实现快速换模。

  6. 5S管理:实施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管理,保持现场整洁有序。

03

实施效果与挑战

通过实施精益生产管理,该机械结构件厂取得了显著的改善效果:

  • 库存减少:大梁拼焊区库存从平均160件降至78件,降低51.25%;半成品库存从109件降至32件,下降70.64%。
  • 产能提升:大梁拼焊区产量从68台/天提升至76台/天,提升11.76%。

然而,实施精益生产管理并非一帆风顺。企业在推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1. 流程优化不足:企业对自身流程理解不深,未能充分优化生产环节。
  2. 员工培训不足:员工缺乏必要的精益管理知识和技能。
  3. 缺乏绩效评估机制: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4. 供应链管理不畅:原材料供应不足影响生产计划执行。
  5. 管理层支持不足:管理层对精益管理重视不够。
  6. 信息系统不完善:数据不准确、信息不及时等问题影响管理效率。
  7. 过度依赖工具:忽视了工具背后的原则和理念。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企业在战略、流程、人才培养、技术应用等多个层面做出努力。只有全面提升精益管理的各个方面,企业才能够真正实现精益生产的目标,提高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04

结语

精益生产管理是制造型企业提升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消除浪费、优化流程和持续改进,企业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能降低成本,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然而,精益生产管理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从管理层到一线员工的共同努力,需要持续的改进和优化。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