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米安全标准出炉!你家米合格吗?
最新大米安全标准出炉!你家米合格吗?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该标准将于2023年6月30日正式实施。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通用标准,此次修订对大米等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严格规定,特别是镉和无机砷的限量要求,引发了广泛关注。
稻米中镉限量维持不变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对我国居民膳食中镉污染暴露情况进行了全面的风险评估。评估结果显示,虽然我国居民膳食中镉污染水平整体安全,但部分地区人群镉暴露水平仍然较高。值得注意的是,稻谷不同部位镉含量分布不稳定,通过稻谷脱壳并不能显著降低大米中镉的污染水平,因此难以分别设置稻谷和大米的限量。为保护消费者健康,新标准维持稻米(含稻谷、糙米、大米)中镉限量为0.2mg/kg。
调整无机砷限量要求
无机砷在稻米籽粒中的浓度分布不均匀,稻壳中无机砷含量略高。在稻谷碾磨加工成大米的过程中,可以减少约50%的无机砷。基于这一发现,新标准对稻谷和糙米中无机砷限量进行了调整,从原来的0.2mg/kg调整为0.35mg/kg,而大米中无机砷的限量则维持在0.2mg/kg。这一调整既保障了消费者健康,又减少了不必要的粮食浪费。
选购优质大米的注意事项
除了关注新标准中规定的污染物限量,消费者在选购大米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执行标准:优先选择执行GB/T 19266(五常大米)、GB/T 18824(盘锦大米)等地理标志产品标准的大米,这些标准通常代表更高品质。
等级:根据GB/T 1354标准,大米按加工精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其中一级品质最高。
外观与气味:
- 硬度:新米比陈米硬,蛋白质含量高。
- 腹白:腹白小说明成熟度高。
- 爆腰:裂纹多的米品质差。
- 气味:优质米有清香,陈米可能有霉味。
警惕陈米:颜色发暗、有虫蚀粒或黄粒的可能是陈米,存在黄曲霉毒素风险。
其他标准:可关注NY/T 419绿色食品标准,该标准对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有更严格限制。
结语
新标准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大米产品的安全水平,保护消费者健康。消费者在选购大米时,除了关注新标准规定的污染物限量外,还应综合考虑执行标准、等级、外观与气味等因素,选择优质安全的大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