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院园林景观升级攻略:打造生态化医疗环境
南方医院园林景观升级攻略:打造生态化医疗环境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位于广州市白云山东麓,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为了提升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就医体验,南方医院在园林景观设计上进行了精心规划。通过合理配置乔灌木、花草,营造四季分明的绿化环境,不仅美化了院区,还为患者提供了放松身心的空间。本文将详细介绍南方医院是如何通过植物选择和群落配置打造高效、有益的绿化环境,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现状分析
南方医院占地面积广阔,拥有多个院区。目前的园林景观以基础绿化为主,虽然覆盖面积较大,但景观层次和功能性尚有提升空间。随着医院服务规模的扩大和患者对就医环境要求的提高,进行园林景观升级显得尤为必要。
设计原则
医院园林景观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其特殊性,既要满足美观需求,又要兼顾实用功能。具体设计原则如下:
功能性与观赏性结合:优先选择既能美化环境又具有实用价值的植物。例如,松树不仅能营造优美的景观,其分泌的烯萜物质还能对肺结核病人产生积极影响。
适应特殊环境:所选植物应适合医院安静、空气清新的要求,同时具备杀菌和净化空气的能力。如构树、桑树、广玉兰等具有良好的滞尘效果,适合医院环境。
多样化配置:通过乔灌木搭配、花草结合等方式,营造四季有景、季相分明的景观效果。同时,合理规划植物配置,让患者在长期住院期间能感受到自然的变化。
注重安全性:避免使用花粉较多或有毒带刺的植物,以保障患者安全。此外,在设计时还需充分考虑无障碍通行和空间灵活性,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植物选择
在南方地区,选择适合的植物品种尤为重要。推荐以下几类植物:
杀菌能力强的植物:如松树(分泌烯萜物质,对肺结核病人有益)。
滞尘能力佳的植物:例如构树、桑树、广玉兰等。
降噪效果好的植物:珊瑚树、雪松、圆柏等植物可有效降低噪音。
芳香植物:香樟、桂花等不仅能改善空气质量,还能通过香气缓解焦虑、提升情绪。
低维护性植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易成活、少管理的植物,降低后期养护成本。
空间布局
借鉴广州市黄埔区知识城南方医院和梅州谷城医院的设计经验,建议采用以下空间布局方案:
集中花园:在院区中心位置设置大型集中花园,作为主要的休憩和活动空间。花园内可设置步道、座椅和小型水景,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放松的环境。
屋顶花园:充分利用建筑屋顶空间,设置屋顶花园。这不仅能改善建筑微气候,还能为患者提供额外的活动场所。
庭院空间:在建筑之间设置小型庭院,形成私密的休憩空间。庭院内可种植芳香植物,营造宁静的氛围。
道路绿化带:在主要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种植高大乔木和灌木,既能美化环境,又能降低噪音。
可持续发展
结合绿色建筑理念,提出以下环保措施:
海绵城市设计:采用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花园等设施,有效削减径流雨水,对城市内涝灾害防控和径流污染控制具有积极作用。
雨水回收利用:在建筑裙楼屋面设计雨水调蓄系统,将楼顶、阳台等地的雨水收入雨水收集池,进行循环利用。
节能设计:引入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用于满足医院空调基本冷热负荷和生活热水需求。提出低温烟气余热再利用方案,使整个三联供系统的综合热效率进一步提升。
实施建议
分阶段实施:根据医院的实际需求和资金情况,分阶段推进园林景观升级。优先改造患者使用频率较高的区域。
专业团队参与:聘请专业的园林设计团队和植物学家,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后期维护管理:建立完善的绿化管理制度,包括定期修剪、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等,确保景观效果的持久性。
患者参与:设置园艺疗法花园,鼓励患者参与园艺活动,促进身心健康。
通过科学合理的植物选择与配置,不仅能为医院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还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提升整体医疗体验。南方医院的园林景观升级将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打造一个更加人性化、生态化的医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