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电入湘”+“绿电小镇”:国网宁夏电力的绿色能源创新实践
“宁电入湘”+“绿电小镇”:国网宁夏电力的绿色能源创新实践
2024年11月8日,一台车货总重达529吨的换流变压器顺利送入“宁电入湘”工程衡阳换流站,标志着这一国家重点工程湖南段全面进入电气安装高峰期。作为我国首个沙漠、戈壁、荒漠地区风电光伏基地外送电的特高压工程,它不仅将为湖南增加约1/6的用电量,更为宁夏和湖南两省区开创了能源合作的新模式。
“宁电入湘”:跨区域能源合作的典范
“宁电入湘”特高压工程起于宁夏中卫市中宁县,止于湖南衡阳市衡南县,途经甘肃、陕西、重庆、湖北等省市,线路总长约1634千米。这一工程不仅是我国跨省跨区输电通道的重点工程之一,更是国内第一条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外送特高压直流通道。
工程设计输电容量800万千瓦,配套电源共1764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超过50%,年输送清洁能源电量超过200亿千瓦时。这一工程的建设,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宁夏新能源消纳问题,更为湖南地区提供了稳定的清洁能源供应。
“绿电小镇”:能源转型的创新实践
在宁夏闽宁镇,一个全国首创的“24小时全绿电”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正在悄然改变着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通过“绿色能源”“绿色电网”“绿色用能”30项重点工程建设,这里实现了镇区风光储充资源的优化整合与柔性互动。
2024年12月27日,闽宁“绿电小镇”开启24小时绿电试运行。试运行期间,由国网银川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闽宁绿电协同控制系统基于新能源及负荷实时数据,精准向镇区的储能电站发送充放电指令,自动调节镇区绿电供用平衡,镇区连续96小时绿电供应量始终大于用电负荷,实现“客户所用的每一度电都是绿电”。
这一创新方案已入选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优秀解决方案案例集,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实践成果。
绿色能源发展的“宁夏样本”
宁夏电网新能源最大发电电力达到2468万千瓦,创历史新高,较上次历史峰值2192万千瓦提升276万千瓦,增幅达12.6%,是当时全网用电负荷的1.6倍。这一突破性成就,标志着宁夏电网在新能源消纳能力、电力系统灵活性和跨区域调节水平上取得重大突破,为全国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提供了“宁夏样板”。
据统计,宁夏新能源利用率已连续多年超过96%,在西北各省区中排名第一,全区每消耗三度电,其中就有一度是绿色电力。2024年,宁夏新增新能源装机超过500万千瓦,装机规模达到4132万千瓦,占总电力装机比重从2020年的44%提升到55%,成为继青海省、河北省、甘肃省后全国第四个新能源为第一大电源的省区。
在新能源外送方面,宁夏高效率运营银东、灵绍直流,推动宁夏能源电力在全国范围优化配置,2024年全年外送电量达到9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4%;新能源外送电量2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4.23%,创历史新高,实现外送电量、新能源外送电量“双提升”。
引领未来:持续推动能源转型
面对新能源消纳仍面临的多重挑战,宁夏电网以“源网荷储”协同发展为抓手,多措并举保障新能源高效消纳。一方面,持续补强电网网架,形成超特高压并存、交直流混联的坚强网架;另一方面,推动储能灵活调用,全国单体最大电网侧电化学储能电站率先在宁夏建成投运,电网侧储能并网容量在全国率先突破百万千瓦。
同时,宁夏还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目前绿氢产能达到2.8万吨/年,位居全国第二。科学组织“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老旧风电场改造升级走在全国前列。
“宁电入湘”特高压工程和“绿电小镇”示范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展现了国网宁夏电力在推动能源转型方面的创新实践,更为全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随着更多新能源项目的落地,宁夏必将在绿色能源发展的道路上继续领跑,为建设美丽新宁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