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狗也能听懂人话?教你如何训练!
宠物狗也能听懂人话?教你如何训练!
你是否曾怀疑过家里的宠物狗能否真正听懂你的指令?科学研究表明,狗狗确实能识别并区分人类的一些词汇和音调。通过耐心和恒心的训练,你可以教会它们更多的指令。本文将分享一些实用的训练技巧,帮助你和你的宠物狗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让你们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和愉快。
五个基础指令训练法
1. 认识它的名字
狗狗听不懂人的语言,对大多数狗来说,名字其实只是主人的一个指令!主人们希望当呼唤狗狗的名字时,狗狗能够第一时间回到主人身边。但是其实现实往往不是这样,特别是幼犬刚到家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你给它的名字是什么意思。因为人知道记住自己的名字是很正常的,但狗可能不是这么理解的。
但狗狗还是必须记住它的名字,即使觉得是个指令。喊狗狗的名字,最重要的是把它的注意力,转移到主人身上。如果你家的比熊真正吠门外的陌生人,你坚定大声地喊它的名字,一般来说它会把注意力转移到你身上。
不要连续叫狗狗的名字,不断重复狗狗的名字,也会降低狗狗对于名字的敏感性,它会觉得你叫它名字的时候,不用第一时间回应也行,反正你会叫多几次。这种情况在路上经常见到,主人连续叫狗狗的名字,然而它就是不鸟主人。
2. 召回指令“过来”
“过来”这个命令绝对是救命稻草,很多狗狗都有追逐东西的冲动,特别是牧羊犬,边牧追车的情况非常常见。即使是训练有素的狗,也会被骑车来往的外卖小哥分散注意力。如果狗狗不小心从家里里出来,或者挣脱项圈,你肯定会想吼一句狗狗能够回来是最好的。那就赶紧训练,拥有一个有效的召回指令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不要滥用召回口令。很多人会在狗狗在做错事时,想要教训它,就大吼一声“过来”,然训斥或者打它。这样会让狗狗对于召回建立负面的联想,以后再听到主人喊回来时,就不愿意跑回主人身边了。
3. 坐下指令
“坐下”非常容易训练,也非常有用。让狗狗不做错事很难,但我们可以在狗狗犯错之前,教它做正确的事情,坐下。让狗狗在跟别人打招呼前坐下,而不是跳到别人身上,这样就能避免狗狗扑跳别人。宠物医生检查时,让狗狗坐好别动,能省去医生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4. 趴下指令
“趴下”让狗狗放松下来的一个指令。教狗狗躺下,不要打扰客人,是这个命令另一种使用方式。有些狗狗可能会在主人吃饭的时候讨食,让狗狗趴在某个地方,等你吃完给它一点小零食,这也是纠正讨食的方法之一。趴下指令有很多可以适用的地方。
5. 等待指令
让狗坐下来,等待的命令。有些人实际上并不把这作为一个指令来教,而是要求狗坐下来,直到主人说可以走,其实都可以。让狗狗知道待在它们所在的地方,直到你说可以走了。有些狗狗主人一打开门,狗狗就猛冲出去,运用等待其实就能很好解决。在开门前让狗狗等待,等到它平静下来再开门,不安静等待就别出去玩。
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指令,而且其实没什么难度,只要有零食基本都能训练。每天抽个10分钟跟狗狗玩训练指令,通过劳动获得吃的,其实狗狗会更开心。
实用训练技巧
奖励机制:当狗狗正确执行命令时,给予奖励,如小零食或抚摸,这会让它明白这样做是正确的。奖励要及时,最好在狗狗完成动作的3秒钟内给予,这样它才能建立正确的因果关系。
选择合适的环境:在训练初期,选择安静、干扰少的环境,比如家里的客厅或安静的院子。随着狗狗的进步,可以逐步增加训练难度,带它去户外有干扰的环境中练习。
循序渐进:训练时间不宜过长,每次5-10分钟即可,以免狗狗感到厌倦。每次只教一个简单的指令,比如“坐下”或“握手”,等狗狗完全掌握后再逐步增加难度。
保持一致性:确保所有的家庭成员都使用相同的口令和手势,这样狗狗才不会混淆。口令要简短明确,比如“坐下”就只用“坐下”这个词,避免使用“坐好”“乖乖坐下”等混淆性的词汇。
培养社交能力:带狗狗多接触其他狗狗和人类,能帮助它们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情境。让狗狗保持平稳情绪,更加信任你,训练起来就会更加顺利。友善的狗狗更容易听从指令哦!
利用专业工具:可以使用训练绳、训练垫等工具辅助训练,但要确保使用得当,不要伤害到狗狗。
常见训练误区
过度惩罚:许多狗主认为通过严厉的惩罚可以阻止狗狗的不良行为,例如大声喊叫、使用暴力或者让狗狗孤立。过度的惩罚会让狗狗感到恐惧和不安,长此以往可能导致行为问题加剧,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应该使用正向增强的方法奖励狗狗的好行为,如给予食物奖励、玩具或称赞,避免使用过激或恐吓的方式。
指令不一致:在家中不同成员对狗狗的训练指令和规则不一致,例如一人允许狗狗上床,另一人则禁止。这会使狗狗感到困惑,不知道应该遵循哪个指令,难以理解和学习期望的行为。全家人应该就训练规则和指令达成一致,确保每个人都使用相同的方法和指令进行训练。
忽视需求:有些狗主忽视了狗狗的基本身体需求和情感需求,如适量的运动、互动和安全感。缺乏足够的运动和关注可能导致狗狗出现焦虑、过度活跃和破坏行为。每天提供充足的运动时间和积极的互动,如散步、玩耍和训练,确保狗狗的身心健康。
训练时间不当:一些狗主可能会进行过长或过短的训练,认为这样可以快速看到效果。过长的训练会使狗狗感到厌烦或疲惫,过短又不能有效地学习和巩固新技能。训练应控制在每次大约5到10分钟,保持频率而非单次训练时间过长,确保训练过程中狗狗的注意力和兴趣。
实际训练案例
以一只四个月大的西高地白梗Oreo为例,通过系统的训练,它成功改善了分离焦虑、散步暴冲、吠叫等问题。训练师采用丰富有趣的课程内容,认真教导主人如何与狗狗建立信任,通过爱的教育和鼓励,而不是打骂的方式。结果,Oreo不仅消除了分离焦虑,还能在外出散步时保持情绪稳定,与主人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结语
训练狗狗需要时间和耐心,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持续的努力,你一定能看到令人欣喜的成果。记住,每只狗狗都是独一无二的,找到适合你们的训练方法,享受这个共同成长的过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