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牙日:儿童牙洞预防攻略
全国爱牙日:儿童牙洞预防攻略
9月20日是第30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口腔健康不仅关系到咀嚼功能,还与心脏病、糖尿病等多种全身疾病密切相关。然而,我国儿童龋齿的现状令人担忧。根据最新调查显示,我国3-5岁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率高达59.3%,其中5岁儿童龋齿患病率更是高达67.3%。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如何有效预防儿童龋齿成为每位家长必须面对的课题。
两大专业预防技术
局部用氟技术
局部用氟,又称“涂氟”,是将氟化物直接应用于牙表面,通过局部作用预防龋病的技术。其主要目的是抑制牙齿表面的溶解脱矿,促进再矿化,提高牙齿的抗龋能力。
适用年龄:一般建议3岁以上儿童使用。低患龋风险的儿童可在全口牙齿完全萌出后(约3岁)开始涂氟,每半年一次;中、高患龋风险的儿童则应尽早开始,每3-6个月涂一次。
注意事项:
- 涂氟后45分钟内不漱口、不进食、不喝水,当天不刷牙、不咀嚼过硬食物。
- 必须在正规口腔机构由专业医生操作,严格控制剂量和浓度,以确保安全性。
- 涂氟只是给牙齿增加了一层保护,仍需配合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窝沟封闭技术
窝沟封闭是一种预防窝沟龋的有效方法,通过将窝沟封闭材料涂布于牙冠咬合面的窝沟点隙内,形成一层保护性屏障,阻止致龋菌及酸性代谢产物侵蚀牙体组织。
最佳时机:牙齿完全萌出且尚未发生龋坏时。具体来说,乳磨牙3-4岁,第一恒磨牙6-7岁,第二恒磨牙11-13岁。
复查时间:窝沟封闭后要定期复查,一般3-6个月复查一次,如有脱落需及时重新封闭。
注意事项:窝沟封闭后,牙齿其他部位仍存在患龋风险,需要配合正确的刷牙方法及合理的牙线使用方法。
正确刷牙方法
刷牙工具选择
牙刷:选择小头、软毛的牙刷,手动或电动均可。手柄最好是板状,方便孩子抓握。建议每三个月更换一次,观察刷毛状态,如果刷毛倒伏严重说明刷牙力度过大,如果刷毛整齐说明刷牙力度不够。
牙膏:推荐使用含氟牙膏,3岁以下幼儿用量为米粒大小,3岁以上儿童用量为豌豆粒大小。刷牙水温应为常温。
刷牙步骤
推荐使用圆弧刷牙法,这种方法简单易学,适合儿童使用。
将牙刷刷毛横置于上牙的牙龈处,刷毛与牙体成45度角,以两颗牙为覆盖区域,从上往下轻压着牙齿,牙刷在牙齿上做圆弧画圈动作,旋转轻颤刷牙。
外侧牙齿:上下牙轻咬在一起,从后面最后一颗牙的牙龈交界处开始,上下画圆弧圈刷牙。从后向前,再从前向另一侧的后牙外侧轻轻旋转刷牙。
内侧前牙:让宝宝张大嘴,将牙刷竖起上下震颤刷牙。
内侧后牙:将牙刷平放,牙刷45度贴在牙齿内侧,同外牙一样,做圆弧画圈动作,旋转轻颤刷牙。
牙冠咬合面:将牙刷垂直与牙齿,用刷毛做圆弧画圈动作,旋转轻颤刷。
每次牙刷可以覆盖1-2颗牙左右的一个区域,每个区域至少反复刷3-5次,完成后挪到临近的下一个区域。直至刷完全部牙齿。
刷牙力度:手持牙刷将刷毛至于手背,向下轻压,来回刷动,有感觉但不疼痛,表示力度刚刚好。
刷牙时间:圆弧刷牙法刷完全口牙齿大约需要两分钟,如果少于两分钟,可能是清洁不到位或者有遗漏的牙齿。
刷牙习惯
频率:建议每天刷牙两次,一次在早餐后30分钟左右,另一次就是在晚上睡觉前。
监督:7岁之前的孩子需要在家长的协助下完成刷牙,家长可以位于后方,面对镜子手臂环绕孩子,抱或坐姿均可,和他一起握住牙刷,帮助孩子采取正确的角度、力度和方法。
其他:刷完牙齿之后也要用牙刷刷一下小舌头,有利于宝宝的口腔卫生。
日常预防建议
控制糖分摄入:减少糖果、蛋糕、饮料等含糖量高的食物摄入。吃甜食后要及时刷牙或漱口,避免糖分长时间停留在口腔中。
定期口腔检查:从宝宝第一颗牙齿萌出开始,就可以带宝宝去看牙医了。一般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替牙期的宝宝由于生长发育快,口腔情况变化也快,建议三个月去看一次牙医。
使用牙线:除了刷牙,还需要使用牙线清洁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
健康饮食:多吃粗纤维食物,如蔬菜和水果,可以帮助清洁牙齿表面。
口腔卫生习惯: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每次刷牙不得少于2分钟。家长要监督并指导孩子正确刷牙。
儿童口腔健康是一生健康的基础。通过科学的预防方法和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生率,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健康的笑容。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的口腔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