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双十一消费大变局:从狂欢到理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双十一消费大变局:从狂欢到理性

引用
人民网
15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04/01/content_26049938.htm
2.
https://www.stcn.com/article/detail/1419654.html
3.
https://www.meihua.info/tag/3222284900093747
4.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31111/herald/d2fa2337789f23b5da017e7245cfa426.html
5.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1-20/doc-incwschy2385794.shtml
6.
https://www.36kr.com/p/2510377429328001
7.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4-11-08/doc-incvkcqf1880750.shtml
8.
https://iigf.cufe.edu.cn/info/1012/3605.htm
9.
http://www.zhihaitech.com/doc_27183190.html
10.
https://m.mpaypass.com.cn/news/202211/21174317.html
11.
https://www.analysys.cn/article/detail/20021178
12.
https://www.vbdata.cn/45044
13.
https://www.caffci.org/content/details_3_5913.html
14.
https://www.fxbaogao.com/detail/4029222
15.
https://scjgj.fujian.gov.cn/zw/zfjd/xfjs/202411/t20241129_6586256.htm

2024年双十一前夕,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开启预售模式,消费者也陆续将心仪商品加入购物车。然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双十一呈现出一些新的消费趋势。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消费者行为的演变,也折射出整个电商行业的转型升级。

01

移动支付成主流,便捷支付提升购物体验

移动支付已成为双十一期间的主要支付方式。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移动支付业务量达1851.47亿笔,同比增长16.81%,金额555.33万亿元,同比增长11.15%。这一数据充分说明移动支付在日常消费中的普及程度。

在双十一期间,移动支付的便捷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消费者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等平台快速完成支付,无需繁琐的银行卡操作。一位网友分享道:“之前上大学月末没💰的时候,🌚只能求人换,还得保证足够凑满减的金额,不然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买不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就只能乖乖交手续费,啊真的心疼我的钱钱。今天付款的时候 突然发现竟然可以选vx支付啦!”

各大电商平台也纷纷优化移动支付体验。例如,京东启用了现货开售机制,消费者不再需要顾及复杂的定金、尾款流程。这种简化流程的举措,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加顺畅地完成购物,提升了整体购物体验。

02

健康消费成新宠,养生理念年轻化

双十一期间,健康消费成为重要增长点。京东健康数据显示,双十一期间订单量同比增长7.2倍,成交额同比增长近3倍。慢病药品、营养保健品、养生食补等多个品类销量同比增长超100%。

值得注意的是,健康消费已不再局限于中老年群体,年轻消费者也逐渐加入养生大军。天猫国际数据显示,平台上中医养生类产品的消费人群中,18岁至30岁人群占比达52%,00后、90后已成主力人群。在养生保健类消费者中,年轻人占比逆势上扬,并转化为强劲购买力。

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双十一购物清单:“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双十一,也就是我的囤货时刻!年龄渐渐上来了我更注重身体内在的保养,各种营养补剂都得安排上。入口的东西我只相信天猫国际双十一 全球超级特色产品 正品有保障,每款商品都有溯源码,正品保障可溯源,吃的安心用的也放心 直接闭眼买就完事。”

03

环保意识觉醒,理性消费成主流

虽然双十一期间消费量大增,但过度消费带来的环境影响不容忽视。有消费者开始践行可持续消费理念,如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购买二手商品等。

一位坚持可持续生活方式的网友分享道:“今年是我践行可持续生活的第六年,不用洗涤类用品,肥皂自己做,洗发和洗菜用厨余垃圾自制酵素,洗衣粉还在过渡中,洗衣服用1份洗衣粉兑9份酵素。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前不用,现在也不用。买菜用布袋,这个会忘,忘了会尽量只用一个袋子装所有的菜,买烧饼用自己缝的烧饼袋子。不点外卖,只在10年前被迫点了一次。自己做饭,带饭。偶尔外出吃饭,自带餐具。养猫不用猫砂不用猫粮,猫是捡来的,猫窝也是捡来的,在北京的不同地方捡到的。自己做活动,做演出,物料通常废物利用,DIY,不购买。前几年只赶过两次双十一,主要是买豆子!基本不消费,因为没需求,只买菜和二手书。”

04

营销策略升级,平台竞争白热化

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创新营销策略。京东推出满299元减50元的跨店满减活动,天猫和淘宝分别推出满300元减50元和满200元减30元的促销活动。拼多多则主打百亿补贴,推出多种优惠券和专场活动。小红书则结合社交属性,推出满300元减50元的优惠,并通过直播间红包等方式吸引用户。

一位消费者分享道:“分厘必省的我,习惯了还是到TB买齐我的好物清单我感觉今年的各种活动优惠凑单还有优惠⭕的领取都比较明显,不用费很多时间深入研究,更加的得心应手,工作之余也可以关注一下。 今年的购物体验感觉比之前的好多了,单从一个商品的界面来说,之前上面不是重点展示商品,而是密密麻麻的计算页面,看的人眼花缭乱,总感觉自己买的不划算但其实上面都是重复的计算商家又展示出来了 今年双十一的界面就干净整洁了重点是展示商品,一目了然商品的功能特性让我能够挑选的更加愉快”

05

消费者态度转变,理性消费成新趋势

消费者对双十一的态度趋于理性,更注重性价比和实际需求,而非盲目跟风。调研数据显示,59.03%的消费者表示“没有预算,下单了些必买品,其他可选品则随缘”,12.85%的消费者“基本符合预算,除了必买清单之外不剁手”,9.83%的消费者实际消费低于预算,实际消费超过预算额的消费者占比为18.3%。

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购物心得:“双十一说说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1. 提前准备:提前了解商品的市场价和自己的需求,设定购物清单和预算,避免盲目购买。 2. 关注平台优惠信息:各大电商平台会提前发布双11活动消息和优惠券,及时关注平台推送的信息,了解最新的折扣和优惠活动。 3. 对比价格:在购买前,在不同平台或者同一平台的不同店铺中对比商品的价格,以获取最优惠的购买选项。 4. 使用优惠券:收集平台发放的优惠券,使用时要注意优惠券的使用条件和有效期,选择适用范围广泛、额度高的优惠券。京东复制口令 “¥Y1X7a1FhImAaIvA8¥”。淘宝复制口令“¥ HU7632 qHDt3ppUfN9¥”。这两个口令在双十一期间也非常重要。 5. 叠加优惠:部分平台支持多种优惠的叠加使用,如满减、领券等,可以灵活运用这些优惠方式,进一步降低购物成本。 6. 注意秒杀时间:某些商品在双11期间可能有限时秒杀活动,需要在指定时间内抢购,提前做好准备,尽量避开高峰期,增加成功率。 7. 跨店满减:利用跨店满减优惠,与其他折扣叠加使用,降低购物车总价。 8. 预售活动:参与预售活动,提前支付定金锁定优惠价格,双十一当天支付尾款时享受额外优惠。 9. 高潮期购物:11月10日晚8点至11月11日全天,是双11的高潮期,也是折扣力度最大的时段,尤其是11月11日的0点至凌晨2点,很多商品的价格会达到全年最低点。 10. 理性消费:虽然双11优惠多多,但也别忘了理性消费,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而不是被折扣冲昏了头脑。 通过这些策略,你可以在双11期间获得最大的优惠。记得,购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生活质量,而不是为了买而买。”

另一位网友则表示:“双11狂欢购物节的感受!!! 每年的双11被定义成购物狂欢节,以前只有1天,大家半夜12点疯狂抢购的热闹,现在的持续时间差不多有1个月时间,说说感想吧,以前双11刚开始的时候还是蛮激动的,提前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放进购物车,定好闹钟,半夜12点起来购物,若晚上睡着了,第二天感觉就像错过了1个亿似的,现在慢慢的消费更方便了,平时需要的东西随时都可以买到,到这个节日也不是非必要买了,今年买了一些过期的杂志,给自己充充电,丰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还有一些平时想吃的东西以前家里囤的还有好多没有用,锅囤了好几个,洗衣液囤了一箱还没有用完,一打开橱柜发现各种调味品一大堆,但真正适合家用的没有多少,有的零食买回来吃着吃着就不想吃了,放着放着就过期了,有时感觉家里堆的跟仓库一样,但又不知道要如何处理,只能控制自己不买了,购物就是一种冲动,让自己快乐一时,真的还是要捂紧钱包,其实真的没有那么多需要买的东西!!!”

这些变化表明,双十一正在从单纯的购物狂欢节,转变为更加理性和健康的消费模式。消费者更加注重商品的实际价值和使用体验,而非单纯的折扣和促销。这种转变也将推动整个电商行业向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