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吃饭就出汗?医生提醒:不是饭菜太热,可能是你的血管出了问题
一吃饭就出汗?医生提醒:不是饭菜太热,可能是你的血管出了问题
臧树人是小区里出了名的“干饭王”,每次吃饭都像打仗似的,桌上的菜肴不消片刻就全进了他的肚子。然而,他却有一个奇怪的症状:每次吃饭都会大量出汗,尤其是在秋季凉爽的天气里,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臧树人每次吃饭都是边吃边擦汗,脸上、脖子上全是亮晶晶的汗珠子,一顿饭下来纸巾能用掉半包。
最近,臧树人发现情况越来越不对劲儿了。吃饭时的汗不仅没少,反倒更猛了,一口饭下去,额头上的汗珠子就噼里啪啦往下掉,脑袋一热,眼前都发花了。
有时候还没吃两口,背心就全湿了,整个人像从水里捞出来似的。他这才有点犯嘀咕:“这汗出的也太离谱了吧,饭菜就算再热也不至于这样啊?”
有天午饭后,臧树人实在觉得不对劲儿,决定上医院查查。医生听了他的描述,给他做了一系列检查,包括血压、心电图、血液化验,查了个遍。
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一边看着数据,一边摇头说道:“臧大哥,您这出汗的问题还真不是饭菜热的事儿,关键是您的血管出了问题。”
其实像臧树人这样一吃饭就出汗,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就是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尤其是血管调节功能的异常。简单来说,就是身体对血流量的调节出了问题。
医生指着臧树人的检查报告,接着说:“您平时血压偏高,血管弹性不好,动脉硬化的迹象比较明显。血管失去弹性后,自主调节能力变差,导致吃饭时血流加速、体温调节失衡,所以就特别容易出汗。”
“是的,您这种情况其实挺常见的。血管硬化后,血流受阻,心脏为了保证血液供应会更加卖力地工作,导致吃饭时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这些都会让身体温度升高,汗腺分泌增多,汗水自然就哗哗地流。”
“超过50%的高血压和血管硬化患者在进食时都会出现大量出汗的情况,尤其是吃热饭热菜时,情况更明显。”
“不仅仅是吃热的,吃饭本身就会引起血液重新分配,大量血液涌向消化系统,这个过程需要心脏和血管协调工作。而当血管功能下降时,这个调节就会变得特别困难。平时您可能没感觉,但一吃饭这种需要大量血液参与的活动,就暴露无遗。”
“那我这血管硬化是不是特别严重了?有啥办法能改善吗?”医生安慰他:“您现在发现还算及时,可以通过调节饮食、控制血压、适量运动来改善血管健康。药物控制也是非常必要的,您的情况需要配合药物和生活方式的双重管理。”
“还有一点,您吃饭的速度也得放慢,细嚼慢咽,减少血液一下子涌向胃肠道的负担,这样对血管和心脏都好。”
不要一边吃一边喝太多汤水,这会让胃部负担加重,心脏和血管也跟着受累。
回到家后,臧树人开始照着医生的建议,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每天多吃点青菜,少吃红肉,饭前先喝一杯温水,放慢进食的速度,避免血糖和血压骤然波动。
果不其然,调整了没几天,吃饭时出汗的情况明显改善了,整个人也觉得轻松了不少。他把医生的话记在心里,再也不敢忽视身体的小信号。
他还把自己的经历讲给街坊邻居们听,提醒大伙儿:“别以为吃饭出汗是小事儿,这可能是血管大问题!平时得多注意,不然真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参考文献
[1]周英.心血管病表现心虚证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观察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