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创新举措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创新举措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近期推出一系列新举措,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将精兵强将派往基层、制定详细的减负清单以及提升服务效能,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中的人少事多难题,让基层发展活起来、强起来。
精兵强将下沉基层,破解人少事多难题
针对基层治理中普遍存在的"人少事多"难题,肖家河街道创新推出"精兵强将下沉"机制。街道将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等力量有效整合,组建基层治理攻坚队,确保每个社区都有精干力量驻守。同时,制定详细的减负清单,取消不必要的会议和报表,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服务群众。
在具体实践中,街道还建立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联动机制,确保基层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和解决。这种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工作模式,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中的人手不足问题。
创新引入社会力量,激活社区发展新动能
为更好地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肖家河街道创新探索社区发展治理模式。9月29日,街道举办"肖+治理 机会等你"社区发展治理城市机会清单发布会,面向社会公开发布8处高价值闲置空间资源。
此次发布的闲置空间涵盖垃圾分类处置中心、禁毒宣传教育基地、融乐阳光家园、兴蓉社区社创中心等多个点位。街道计划通过引入专业社会力量,以"以资源换服务""低偿购买服务"等方式,全面盘活场地资源。
活动现场,6位全龄段的居民化身"肖+推荐官",从居民的感知角度出发,立足于群众的切实需求,依次向大家讲述了8个点位的基本情况、环境优势,重点推介了点位的未来发展方向、建设打造重点和功能塑造,诚邀各位"社区合伙人"协同合作参与治理。
VR技术赋能社区规划,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在社区治理方面,肖家河街道积极探索科技赋能新模式。街道与"大城小村"工作室合作,创新性地将VR技术应用于社区规划中,建立了社区VR规划馆。通过VR技术,居民不仅能看到社区的未来发展规划,还可以参与社区规划。
在兴蓉社区的维信广场改造项目中,VR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社区通过VR规划馆收集居民意见,实现了多个便民设施的精准落地。比如,有居民提出在广场设置长椅,方便带娃老人休息;有社区宝妈建议在大树下设置儿童滑梯。这些意见通过VR技术进行模拟展示,最终得以实现。
目前,肖家河街道已建立居民VR社区规划师队伍,并设立资金池培育社区规划师落地自己的想法。街道还创新性地将VR装置搭载在三轮车上,深入社区各个院落,通过与居民"摆龙门阵"的方式收集意见,实现了社区规划的全民参与。
推动人宠和谐共处,打造全龄友好社区
针对社区养宠问题,肖家河街道在蓓蕾社区开展民主协商下的人宠双向友好社区建设项目。该项目以居民民主协商参与宠物议题探讨,以人宠双向友好为主线,呼吁社区居民关爱宠物,同时养宠居民尊重不养宠居民的诉求,从而解决社会问题,实现全龄友好。
街道通过建立微信群等方式,搭建养宠居民与非养宠居民的沟通平台,定期组织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同时,街道还联合"大城小村"工作室,开展社区宠物主题空间设计,既满足了养宠居民的需求,又兼顾了其他居民的感受,实现了人宠和谐共处。
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通过党员干部下沉、引入社会力量、科技赋能等创新举措,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难题,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这些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创新治理方式,才能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