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高级会计师职称评审条件大揭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级会计师职称评审条件大揭秘!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56227782_121124018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S4GAUN20553655J.html
3.
https://m.chinaacc.com/bbs/forum-2-41/topic-8101103.html
4.
https://shuo.news.esnai.com/article/202010/209580.shtml
5.
https://www.chinaacc.com/gaojikuaijishi/alfx/
6.
https://www.dongao.com/gaoji/anlifenxi/
7.
http://www.facc.shop/gaoji.html
8.
https://shuo.news.esnai.com/article/202110/222364.shtml
9.
https://www.chinaacc.com/gaojikuaijishi/alfx/ha20231030163916.shtml

高级会计师职称评审是会计人的重要里程碑。想要顺利通过评审,需要充分准备和精心规划。本文将从评审条件、关键要素、实用建议和成功案例等方面,为您详细解析高级会计师职称评审的要点。

01

评审条件概览

高级会计师评审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考试要求:需通过《高级会计实务》考试,并持有全国高级会计职称考试合格证书,证书有效期为3年。

  2. 基本条件

  • 遵守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
  • 学历与资历:一般要求取得中级会计职称后,根据学历不同,有相应的工作年限要求(如博士2年、硕士或本科5年等)
  • 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时
  • 身体健康,能胜任岗位职责
  1. 工作能力与业绩成果
  • 系统掌握会计及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
  • 具备丰富的财务管理经验,能够指导团队并制定财务制度
  • 需满足以下至少三项条件:
    • 主持或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并通过验收
    • 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或出版专著
    • 完成重要调研报告并获认可
    • 制定并实施有效的财务规范性文件
    • 在财务管理中提出创新建议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02

关键成功要素

业绩准备

业绩准备是评审的核心要素之一。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量化成果:尽可能用数据来体现工作成果。例如,在阐述成本控制方面的业绩时,可以说“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采购策略,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在一年内降低了15%,从原来的每年[X]元降至[X×(1-15%)]元,直接增加了企业利润[X×15%]元”。

  2. 突出关键角色与贡献:清晰地阐述自己在项目中的具体职责和发挥的关键作用。比如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重要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如参与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研究等,对项目的成功实施发挥了关键作用,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3. 结合理论与实践:在阐述工作业绩时,将实际工作与专业知识和理论相结合。例如,在对成本核算体系优化中,运用作业成本法等先进理论,精准定位成本控制点,实现企业降本增效,以具体成本降低数据(如年度成本降低 X%)凸显业绩。

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是评审的另一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通过查重关:能通过查重是对参评人员发表职称论文的最基本要求,数据显示,每年都有不少参评人员因为论文查重不通过而无法参加当年的高会评审,浪费一次宝贵的评审机会。各省(市)对于职称论文重复率的标准设定略有差异,大多会设置在20%-30%左右,有些会在当年的评审通知中明确,有些省份未做明确但实际上会进行查重处理。

  2. 内容关:论文质量直接影响评审时科研部分得分,而创新性、实用性、可读性是衡量职称论文质量高低的三个重要标准。同时,论文选题、内容最好能和作者过往的工作经历相匹配,尽量不去挑战所在行业之外的研究领域,用于高会评审的论文选题应围绕单位或行业的会计、财务、内控等问题展开。

  3. 细节关:一是要合理安排论文的发表时间,在预计参加评审前的2-3年内均衡发表最好,切记不宜在截止时间前的最后1-2个月才发表。二是要合理安排论文的篇幅字数,文章字数宜控制在3000字-5000字左右。三是要留意与其他科研项目的叠加,特别是由国家财政部、各省财政厅(局)、各省会计学会立项的课题。四是要留意论文创作的行文规范,不能出现明显的错字、别字。

  4. 刊物关:一是要发表在正规的期刊上,有正规的国内刊号(CN)和国际刊号(ISSN),不能发表在假刊、副刊、增刊、内刊(评审委员会认可的除外)上。二是要发表在适配的期刊上,紧扣期刊的采稿特点和排期要求,在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选择时优先考虑发在核心期刊,在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选择时优先考虑发在国家级期刊,在会计类期刊和非会计类期刊选择时优先考虑发在会计类期刊。

评审流程

高级会计师评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个人申报、单位审查:符合条件的学员,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写申报材料,经过单位公示审查后,报主管部门审核。 对符合条件的,单位签署推荐意见、负责人签字盖章后,报送“省高评委办公室”。

  2. 进行初审:“省高评委办公室”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申报条件的材料进行初审,签署初步审核意见,提交评审组评议。

  3. 初步评议:“高评委”委员组成“评审组”,组织参评人员进行考核,对其工作经历、工作业绩、学术研究等进行评价(部分省市量化评分),提出评议意见,报“高评委”评审。

  4. 开展评审:在“评审组”评议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评审政策和申报材料,“高评委”对参评人员的评议结果进行讨论和投票表决。

  5. 评后公示:按照要求公示7-15天。公示结束后,相关部门要在公示结果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03

实用建议

  1. 业绩准备要点
  • 求全策略:评审资料准备要全面,凡是评审通知中有要求的,一般都是评审的给分点,申报人在申报资料中均要有所体现。同时,在内容上应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 亮点策略:贯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亮点策略,在评审材料中突出自己的比较优势,能让评委眼前一亮,给申报材料增分添彩。
  • 求新策略:通常凡是代表自己业绩、体现自己能力的,都要体现在送审材料中,但会出现有相当部分内容与其他人雷同的现象。常见的是有关会计、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成果业绩,申报人通常会罗列一长串制度名称,并附上一本本装订整齐的制度样本。此时,聪明的申报人会另辟蹊径,比如让单位出具制度实施效果证明,对制度建设的背景、特点、实施效果进行简单的介绍。
  • 真实策略:申报人撰写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要实事求是、可以适当的予以包装,但“不做假账”。评审委员会的组成专家都是业内专业人士,造假很难逃过他们的法眼,严重的还可能会被取消当年的参评资格。
  1. 论文发表建议
  • 提前规划:考虑到论文发表周期较长且充满不确定性,最好在考试前就着手准备论文,争取在考试前发表至少一篇论文。
  • 选择合适期刊:优先选择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和会计类期刊。
  • 注意细节:合理安排论文的发表时间,在预计参加评审前的2-3年内均衡发表最好,切记不宜在截止时间前的最后1-2个月才发表。二是要合理安排论文的篇幅字数,文章字数宜控制在3000字-5000字左右。三是要留意与其他科研项目的叠加,特别是由国家财政部、各省财政厅(局)、各省会计学会立项的课题。四是要留意论文创作的行文规范,不能出现明显的错字、别字。
  1. 常见问题
  • 论文查重不通过:确保论文原创性,避免过度引用。
  • 业绩材料不充分:提前准备,注重平时积累。
  • 申报流程不清楚:仔细阅读当地评审公告,按要求准备材料。
04

成功案例分享

一位来自江苏的考生分享了他的评审经验:

  1. 考试准备:结合考试提纲,对相关教材熟读,考试一本通和历年真题刷题。当时把教材前前后后翻了三遍,考试前一周基本上每天一套试卷,练答题速度。

  2. 业绩积累:从会计师职称获得以来,平时比较关注江苏高级会计评审的条件和要求,并注重业绩的积累,业绩都是平时工作的内容,包括邮件、照片、会议记录、制度文件以及领导的评价等等。

  3. 材料准备: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打磨专业技术工作报告,完全按照江苏评审要求来,分为基本情况、专业技术理论水平、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专业技术工作业绩和成果,整个报告大概在5000字左右。其中专业技术工作业绩和成果比对申报表提炼了3000字的报告,包括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专业技术能力、工作成绩等等方面。

  4. 业绩建议:比对评审条款准备6-8个业绩,不限于制度建设、预算管理、成本管控、内部控制、绩效优化和培训等。每个业绩可能需要提供很多材料,建议每个业绩做个封面,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业绩内容,并找相关部门签字盖章(人力部门签字盖章、财务部门签字盖章加公章),然后每个业绩都做一个佐证材料目录,方便评审人员查找。

  5. 提前熟悉申报要求:建议提前参加当地财政局组织的相关培训,熟悉申报要求和材料准备要求,江苏省是线上申报,可以先提前注册进入高级会计师申报系统熟悉材料填报事项。

高级会计师评审虽然严格,但只要充分准备,合理规划,相信每位会计人都能成功通过评审,实现职业目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