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幸福,由谁决定?|科学夜谈
你的幸福,由谁决定?|科学夜谈
3月20日是世界幸福日。幸福是什么?心理学家们通过大量研究,提出了一个"幸福公式",帮助我们理解幸福感的来源,并提供了实用的建议,让我们能够主动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幸福的三个决定因素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的研究表明,幸福感可以通过一个"幸福公式"来理解,这个公式包括三个主要部分:
基因:人大约有 50% 的情绪体验是由遗传决定的。虽然这个数值会因具体研究而有所不同(最近的一个研究将这个数值降到了 33%),但可以看出,我们的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与基因有关。
有意识行为:大约 40% 的幸福感来自我们的有意识行为,如学习新技能、休息、冥想、做公益、烹饪,甚至撸猫撸狗。这些行为都处于我们对生活的控制范围之内,也可以显著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生活环境:剩下的 10% 的幸福感由我们的生活环境构成,包括我们所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如考试、恋爱、获奖、就业……这些事件对我们的幸福感有影响,但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影响会逐渐稳定。
如何提升幸福感
金钱与幸福
金钱能为实现幸福提供条件,但并不是花多少钱就能买到多少幸福。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与收入水平有关,但这种关系并非简单的正比关系。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个体的家庭年收入达到75,000美元后,幸福感就不再会随着收入增加水涨船高了。另一项更新的研究则发现,金钱能换来的幸福感并没有上限,但提升的程度会大幅减缓。更重要的是,收入更高的人之所以更幸福,是因为他们不愁钱,产生了更强的对生活的掌控感。
发挥优势
培养并践行自身优势能提高幸福感。这涉及积极情绪、积极思维、积极行为和个体的需求满足。不过,随着时间推移,优势行为所带来的幸福感会逐渐减少。因此,心理学家建议灵活调整自己优势行为的种类、频率以及参与方式,以避免"适应过度"的出现。
帮助他人
因无私奉献而来的利他行为不仅对社会有益,也会给助人者自身带来积极变化,这种积极变化可以超越心理体验,甚至在让人更加幸福之外,还能缓解生理上的疼痛。这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利他行为往往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积极反馈;二是通过利他行为,个体可能会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正面的自我评价,从而提升自尊;三是利他行为能够激发积极情绪,如感恩、满足和幸福。
经营重要关系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特别重要的人——父母、子女、伴侣、知己、老友。而积极优质的深度关系,也是幸福感的重要保障。研究表明,如果在婚姻中与伴侣关系不睦,就可能面临更高的身心健康风险,更容易患病,甚至还会影响到寿命。
社交活动
单纯的观看短视频是一种没有直接交流的信息消费活动,实质上是一种被动使用社交网络的行为。有研究表明,大量的短视频内容会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一些搞崩我们心态的内容,比如自我客体化信息、身体满意度、负面的社会对比等,其最终结果,就是孤独感的增加,与幸福感的降低。因此,不要把这种休闲当作能真正打开幸福大门的钥匙。
结语
幸福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逐步实现的目标。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改善人际关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我们完全有可能提升自己的幸福感,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