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山眼科中心新突破:激光治青光眼效果显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山眼科中心新突破:激光治青光眼效果显著!

引用
9
来源
1.
https://www.gzzoc.com/node/4393
2.
https://www.sysu.edu.cn/info/2121/13492.htm
3.
https://www.gzzoc.com/node/283
4.
https://www.jd.com/pccontent/599749
5.
https://journal.gzzoc.com/ykxb/Stage/ArticleShow.aspx?AID=3758
6.
https://www.dl3y.com/index.php?p=news_ex&id=1174&c_id=19&i=&lanmu=1
7.
http://crc.gzzoc.com/newsDetail?content_id=2230&fid=
8.
http://en.2yuan.xjtu.edu.cn/Html/News/Articles/35529.html
9.
https://journal.gzzoc.com/ykxb/Journal/ArticleShow.aspx?AID=4736

2023年3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何明光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重要研究成果,对青光眼预防性激光治疗的有效性提出了新的见解。这项历时6年的研究发现,对于闭角型青光眼高危患者,预防性激光治疗虽然能降低主要结局指标的发生率,但绝对风险很低,不建议广泛使用。

01

研究背景与方法

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其中闭角型青光眼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据统计,我国有2800万闭角型青光眼的高危患者。按照医疗常规,这部分高危患者需要进行预防性激光手术。然而,这种预防性治疗是否真的必要?何明光教授团队通过一项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团队对广州市荔湾区50-70岁人群进行社区筛查,最终从11991名筛查对象中入选了889名临床试验受试者。所有受试者均达到预定的双眼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入选标准。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对受试者的一眼进行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手术,作为干预组,而对侧眼则不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手术后,对受试者进行定期随访至72个月,主要观察眼压升高、前房角粘连或急性青光眼发作等指标。

02

研究发现

研究结果显示,在干预组中,每1000眼·年中主要结局指标的发生率为4.19,而在对照组中为7.97,风险比为0.53。具体来说,干预组出现了19例主要结局指标,而对照组出现了36例,两组间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

这一发现表明,预防性激光治疗确实能降低47%的主要结局指标发生率。然而,研究团队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主要结局指标中大多数是轻微的前房角粘连,不会立即导致视力损伤。而且,考虑到主要结局指标本身的发生率极低,研究团队认为,对于通过社区筛查发现的闭角型青光眼高危患者,不建议广泛使用预防性激光治疗。

03

临床意义

这一研究结果对青光眼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首先,它提醒医生和患者重新审视预防性激光治疗的必要性,避免过度医疗。其次,研究结果有助于优化卫生资源的分配,将有限的医疗资源用于更需要治疗的患者。最后,这一发现也为未来青光眼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04

中山眼科中心的贡献

中山眼科中心在青光眼研究领域持续领跑全球。在欧洲著名“Expertscape”机构公布的2021年“全球青光眼专家”榜单中,中山眼科中心的张秀兰、何明光教授跻身前50名,在全球4万多名青光眼领域专家中排名前0.1%。在“全球闭角型青光眼专家”榜单中,中山眼科中心有5位学者入选前50名。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专家”榜单中,中山眼科中心包揽了前7名,成为该研究领域全球排名第一的机构。

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是中山眼科中心团队长期致力于青光眼发病机制研究与近视发生发展机制及防控研究的结果。团队不仅深入研究青光眼的病理生理机制,还致力于构建非人灵长类动物青光眼模型,为人类青光眼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稳定独特的平台。同时,团队还牵头制定多项青光眼临床指南,推动了青光眼诊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05

结语

何明光教授团队的这项研究,不仅为青光眼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参考,也再次彰显了中山眼科中心在眼科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未来,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我们有望看到更多创新性的治疗方法出现,为青光眼患者带来福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