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高平神农庙会:千年祭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平神农庙会:千年祭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引用
搜狐
10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79253246_120991886
2.
https://www.sohu.com/a/754435625_121475662
3.
https://sxgp.gov.cn/zjgp/gpgs_427/201905/t20190510_1204074.shtml
4.
https://xxgk.sxgp.gov.cn/xzjd/gpsnz/fdzdgknr/gzdt/202010/t20201026_1250886.shtml
5.
https://sxgp.gov.cn/zjgp/gpgs_427/201908/t20190820_1204090.shtml
6.
http://image.cntcm.com.cn/www/news.html?aid=256904
7.
http://www.sxgp.gov.cn/zjgp/gpgs_427/201512/t20151228_1204002.shtml
8.
https://www.jcgov.gov.cn/dtxx/xqdt/201601/t20160121_98498.shtml
9.
https://xxgk.jcgov.gov.cn/szfgzbm/jcswhhlyj/fdzdgknr_31403/fgwj_31413/202404/t20240418_1971970.shtml
10.
https://sxgp.gov.cn/zjgp/gpgs_427/201908/t20190815_1204088.shtml

在山西省高平市神农镇庄里村,有一座始建于北宋时期的炎帝陵,这里安葬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神农庙会,这一传统已经延续了数千年。

01

源远流长的历史传承

据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羊头山东南相传为炎帝陵,石尚存。”这里的“石”,指的是围绕陵墓四周的石栏,表明陵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之前。现存的“炎帝陵”石碑,立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最早有明确记载炎帝陵的碑记石刻。

炎帝陵旁的五谷庙,始建于宋代以前,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都会举办盛大的祭祀活动。据《五德志》记载,炎帝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种最早的集市贸易形式,正是庄里村神农庙会的雏形。

02

独具特色的传统仪式

庙会期间,最引人注目的是炎帝神农塑像的巡游祭祀。上午10时,村民们会将炎帝塑像抬出,先烧香,后放炮,然后安放在一个四腿轿子上。轿子顶上有串球,四角饰有龙,轿杆长达5米,门上挂着黄布帘。抬轿的四人中有一名领头者,其余众人则敲锣打鼓,簇拥着炎帝神农轿子巡游各村。每到一村,都要在庙祭台上香、放炮,村民们跪拜,场面十分热闹。

除了巡游祭祀,求雨也是庙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在干旱季节,四邻八乡的百姓会络绎不绝地前来祈雨求吉祥。这种民间风俗,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渴望。

03

现代庙会的创新与发展

进入现代社会,神农庙会不仅保留了传统祭祀仪式,更融入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和商贸交流。2024年5月15日,第二届“晋享高平”炎帝庙会在泫氏街和古城路鸣锣开市。街道两旁,商家摊位绵延数里,针织服饰、日用百货、特色美食应有尽有。高亢激越的八音会和喜庆欢腾的舞龙舞狮表演,吸引了数万市民前来赶会。

庙会上,高平烧豆腐、十大碗、猪头肉夹火烧、里疙抓等地方特色美食令人垂涎。在传统工艺美术展区,面塑、泥塑、剪纸、黑陶、戏剧盔头、烙画葫芦等非遗文化产品展示了高平匠人的精湛技艺。

值得一提的是,庙会期间还安排了上党梆子戏曲表演。在市区体育中心广场、兰花城广场等地,市民们可以欣赏到地道的上党梆子,感受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04

文化传承与时代创新的完美融合

高平神农庙会不仅是对炎帝神农氏的祭祀活动,更是一场集文化、商贸、娱乐于一体的民间盛会。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的孝道文化,展现了炎帝“播五谷、制耒耜、教稼穑、尝百草、疗疾伤、创集市、治麻布”的开创精神,同时也体现了新时代的创新活力。

从汉代的祭祀仪式,到宋代的五谷庙,再到现代的文旅融合,高平神农庙会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它不仅是高平人民的文化记忆,更是中华民族尊祖敬亲、开拓进取精神的生动写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