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路子比较野的莒国,曾是山东东夷最强古国,与齐鲁两国三足鼎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路子比较野的莒国,曾是山东东夷最强古国,与齐鲁两国三足鼎立。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05/08/7288840_1146045917.shtml

春节期间,莒国古城彻底火出圈,连央视都进行了报道。这座位于山东日照的古城,不仅展现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让世人重新认识了这个曾经在东夷地区雄踞一方的古国。让我们一起走进莒国的历史,探寻这个神秘古国的辉煌与衰落。

莒国建国

莒国始自原始社会时期的东夷民族部落,根据考古证实,莒地在新石器时代就建立了大规模的部落方国。夏朝时期为莒部落,商朝时期为姑幕国,区域大致在现在的青州市。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封兹舆期为莒国国君,子爵(子爵爵位较低,为周朝五级爵位的第四级)。“武王封莒”是一种承认既定事实的行为,表明莒国是在周朝的统治之下,部分专家将莒国的建国时间认定为1046年,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武王伐纣

莒国国都

莒国刚被分封时国土面积较小,初都为计(也称计亓、计斤,后称介根),位于现在的山东省青岛胶州市城子村,莒国都城为计的时间大约在300年左右,对于莒国影响很大,莒国的公族子孙以计为姓,后世代相传,也就是现在的计姓。春秋初期,莒国迁都至莒城,也就是现在的莒县县城附近,面积达到惊人的24.75平方公里,比当时的齐国都城临淄和秦国都城雍城面积都大,堪称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第一大城,“莒国虽小,东夷之雄者也”真的是名副其实,莒国古城现在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


莒国都城全图

莒国疆域

周朝时期,诸侯国邻里,疆域也在不断地变化,莒国刚被分封时疆域面积很小,后来经过不断地发展,到春秋初期迁都莒城之后,莒国的疆域达到了极致,在齐鲁大地上仅次于齐鲁两国,拥有胶州湾和琅琊湾两大出海口,国土东到黄海海岸线,南部甚至到了江苏境内,西到临沂市沂水县,北到潍坊昌邑市,拥有城邑30多个,妥妥的强国。春秋中后期,因屡遭征伐,国土日渐缩小。

莒国国君

因为无相关史料的详细记载,公元前722年之前的莒国国君无从考证,仅知从初代国君兹舆期开始到有记载的莒平公共历十一世,与后期有记载的十二世共计二十三世,值得注意的是,莒国的国君没有被周鲁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化同化,仍然承袭东夷的风俗,国君没有谥号,仅有名字加上地名,作为在世时的称号。


春秋文化

莒国外交

春秋时期,齐鲁大地诸侯国林立,又有齐鲁两大强国,莒国也面临不断地战争,需要通过各种外交关系来保证生存和发展,但是莒国路子比较野,谁都敢招惹,齐国、鲁国和楚国三个大国一个没落下。在有史书记载的莒国早期,向南出征灭掉了向国,与北部接壤的纪国也摩擦不断;因为鲁国未按照约定向莒国支付交出鲁庆父的贿赂款,又加上两国接壤,莒鲁两国爆发了几次战争,但是莒国均战败;齐桓公称霸期间,因为标榜尊王攘夷,齐国的几次会盟,莒国都没有参加,后来宋襄公组织的会盟,莒国未能获准参加。


齐桓公

在莒国中期,外交比较活跃,先后参加了几次会盟,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践土之盟,但是在此期间,莒国屡遭大国征讨,主要是齐鲁两国,再就是后起之秀楚国,楚国曾攻破莒国三座城池,但是因为距离较远,后来撤出。


践土之盟

在莒国末期,莒国在此期间参加了晋国组织的24次会盟,并开始对外用兵,首先与与邾国联手灭掉了鄫国,然后趁鲁国在中原争霸的空子,三次进攻鲁国,此时的莒国兵力并不弱,也是莒国最活跃的时期,后来莒国属实有点膨胀,趁晋国为首的12国联军进攻齐国的时机从东南方袭击齐国,齐国虽然未能出战,但是也埋下了仇恨的种子。黎比公死后,莒国逐渐走向衰亡,楚国兴起之后,趁越国无力控制原吴国的机会,吞并该区域,并将势力发展到了淮河流域,楚简王继位后,第一个侵略的目标就瞄向了莒国。


十二国伐齐

莒国灭亡

莒国位于山东的南部,楚国政治经济中心位于湖北省,按照正常来说,楚国不会与莒国发生纠纷,但是春秋后期,楚国势力迅猛发展,在吞并原吴地后,就具备了侵略莒国的条件。楚国侵略莒国的目的在于撕开一条对抗齐鲁两个大国的口子,建立与其对抗的前沿阵地,前431年,楚国在灭掉蔡国之后,发兵灭莒,莒国做梦也没有想到,没有被近在咫尺的齐鲁两国灭掉,却被远隔千山万水的楚国所灭。莒国被灭国后,楚国并没有完全站住脚跟,原国土大部分为齐国所占,并将其打造为“五都”之一,在齐国最为危难的时刻,在田单的带领下,凭借仅剩的即墨和莒城成功翻盘。


田单火牛阵

勿忘在莒

莒国凭借强大的实力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春秋时期避难者的天堂,最著名的当属春秋霸主齐桓公,齐桓公因内乱逃亡莒国并积聚了后来复国的力量,并留下了千古名言“勿忘在莒”,此言出自于鲍叔牙,意在告诫齐桓公不要忘本,牢记在莒国的艰难岁月来勉励自己,到莒国避难的还有鲁庆父,因为庆父还让莒鲁两国交恶。


金门岛上的勿忘在莒

千古一士

柱厉叔是莒国的史官,此人可以与魏征的敢言直谏相媲美,因为直谏不被莒国国君重用,辞官在荒岛居住,后因莒国国君有难辞别友人返回莒国,在得知莒国国君已亡后从五孔桥跳桥自尽,后五孔桥被称为国士桥,柱厉叔被称为“千古一士”和“莒国屈原”,深受后人敬仰。

孟女哭城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人尽皆知,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但这件事的原型不是在秦国,而是在莒国。故事背景大约是这样子的,齐莒两国交战,齐国大将杞梁战死,其妻痛哭十日后,莒国城墙突然崩塌,后人将此故事附会到千古一帝秦始皇身上,主要是体现了憎恨的情绪。

莒姬赴秦

莒姬传说是莒国的公主,后来因为莒国被楚国所灭来到了楚国,并成为楚威王的妃子,因为容貌突出被楚威王宠爱,虽然地位最高的是楚王后,但是受到楚王宠爱最多的确实莒姬,至于其到没到秦国那就不得而知了。

影视剧照

莒国旧地在秦朝和汉朝时设置莒县,又为城阳国国都。1992年12月,莒县被从临沂划归日照管辖。莒县文化,源远流长,祝福莒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