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古城焕文书院:千年书院的新生
建水古城焕文书院:千年书院的新生
在云南省建水古城的迎晖路上,一座历经沧桑的书院在新时代焕发新生。这便是始建于康熙年间的焕文书院,作为建水古城的重要文化地标,它见证了这座“滇南邹鲁”数百年的文化变迁。
焕文书院最初是作为本地县学场所而建,自废除科举后,这里长期作为高、初两等小学堂使用,直至2015年。2019年,建水县启动了传统风貌保护与恢复项目,焕文书院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点。曾力及其团队作为修缮投资运营方入驻书院,采用传统工艺对书院进行整体修缮。经过近5年的精心修复,焕文书院终于重现昔日风采。
修缮后的焕文书院,不仅恢复了原有的建筑风貌,更成为了当地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书院内设有讲堂、藏书楼等设施,青松翠柏环绕,环境清幽雅致。2023年孔子文化节期间,焕文书院藏书楼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上海—云南建水国际陶瓷柴烧艺术节国内外陶瓷艺术家交流座谈会,吸引了众多文学家、书法家、艺术家前来交流。
目前,焕文书院正在推进《唐诗画谱》《大学注疏》《中庸注疏》等古籍善本的影印工作,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院负责人曾力表示:“我们将继续坚持书院的原有属性,以内容丰富的外在和内里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焕文书院的重生,是建水古城整体保护与恢复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建水县实施了多项文物保护项目,包括新老十大院落文物保护修缮、“拯救老屋行动”等,共修缮87栋民居,恢复多个古建筑。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产权不变,政府补助,分步实施”的政策,采取“降建筑高度,降建筑密度,降人口密度”的“三降”措施,持续推进建水古城整体保护与风貌恢复工作。
如今的焕文书院,不仅是建水古城的一处文化地标,更是一个活态的文化传承空间。它以其独特的空间与气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文人墨客前来交流学习,为这座千年古城注入新的文化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