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和白垩纪的区别
侏罗纪和白垩纪的区别
侏罗纪和白垩纪是中生代的两个重要地质时期,它们在时间跨度、生物演化和气候环境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本文将从多个维度解析这两个时期的区别,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球历史上的这段重要时期。
1. 地质年代不同
侏罗纪(Jurassic):约公元前1亿9960万年(误差值为60万年)到1亿4550万年(误差值为400万年)。侏罗纪是中生代的第二个纪,开始于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
白垩纪(Cretaceous Period):开始于1.45亿年前,结束于6600万年前,历经7900万年。是显生宙的最长一个阶段。
2. 生物情况不同
侏罗纪:是恐龙的鼎盛时期,各类恐龙济济一堂,构成一幅千姿百态的龙的世界。除了陆地上的迷惑龙、梁龙、腕龙等,水中的鱼龙和飞行的翼龙也大量发展和进化。昆虫更加多样化,大约有一千种以上的昆虫生活在森林中及湖泊、沼泽附近。
白垩纪:是最大的恐龙出现时期,许多新的恐龙种类开始出现,恐龙仍然统治着陆地,翼龙在天空中滑翔,巨大的海生爬行动物统治着浅海。最早的蛇类、蛾、和蜜蜂以及许多新的小型哺乳动物也出现了。被子植物也出现于此时期。
3. 气候环境不同
侏罗纪:全球各地的气候都很温暖,内陆的沙漠带来雨量。早、中侏罗世以蒸发岩、风成沙丘为代表的干旱气候带出现于联合古陆中西部的北美南部、南美和非洲。中国南部,早侏罗世时处于热带-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中晚侏罗世逐渐变为炎热干旱环境;中国北部,早、中侏罗世气候温暖潮湿,晚侏罗世温暖潮湿地区缩小。
白垩纪:海平面变化大、气候温暖,显示有大面积的陆地由温暖的浅海覆盖。白垩纪是以欧洲常见的白垩层为名,但在全球其他地区,白垩纪的地层主要由海相的石灰岩层构成,这些海相石灰岩层是在温暖的浅海环境形成。气温上升的原因是密集的火山爆发,制造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中。中洋脊沿线形成许多热柱,造成海平面的上升,大陆地壳的许多地区由浅海覆盖着。位在赤道地区的特提斯洋,有助于全球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