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详解:网盘“秒传”功能的侵权风险与防范
清华大学教授详解:网盘“秒传”功能的侵权风险与防范
近日,在由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主办的研讨会上,清华大学教授崔国斌详细探讨了网盘服务商在“秒传”功能中的侵权风险。这一话题不仅关系到网盘服务商的法律责任,也影响着广大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权益保护。
“秒传”技术原理与侵权风险
“秒传”功能是现代网盘服务的重要特性之一,它极大地提升了文件传输效率。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哈希算法对文件进行特征值提取,然后与服务器上已有的文件特征值进行比对。如果发现相同的特征值,就说明服务器上已经存在相同的文件,无需再上传文件内容,只需建立一个文件链接即可实现秒传。
这种技术虽然带来了便利,但也引发了版权保护方面的担忧。崔国斌教授指出,虽然网盘服务商在完成“秒存”任务时并未直接复制文件,但用户对外分享网盘文件时,网盘服务商可能要承担间接侵权责任。
专家观点: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的界限
崔国斌教授认为,网盘服务商在完成“秒存”任务时,表面上完成了文件“存储”,实际上只是向用户提供网盘服务器上已经存储的相同文件的访问路径,而没有直接复制该文件,因此并未侵害复制权。之后,网盘分别向多个用户提供“秒存”文件的行为,可能落入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控制范围,但该行为大大提升了存储效率,对著作权人的威胁不是实质性的,大致构成合理使用,因此服务商不应为此承担直接侵权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文杰也认为,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十条的判断标准,秒传式离线下载不是直接侵权,因为存储整个过程没有离开用户的意图,服务商在这个意义上是被动的。
但是,当用户对外分享网盘文件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清华大学副教授蒋舸提出,对于间接侵权的判断,可以采用“一条原则、三步分析”的方法:
- 一条原则:以侵权法一般过错责任为原则
- 三步分析:
- 第一步看是否通过排行榜、推荐等方式促成内容传播
- 第二步看是否在接到通知后及时删除
- 第三步考察是否本可以用极低代价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法规政策:网盘服务商的责任边界
国家版权局发布的《关于规范网盘服务版权秩序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网盘服务商的义务和责任。该通知要求网盘服务商:
- 加强自身管理,特别是对明知或应知用户违法上传、存储并分享侵权盗版作品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
- 加强与权利人的合作,及时处理权利人通知、投诉
- 加强对用户的管理,通过列入黑名单、暂停或终止服务等措施规范用户行为
实际案例:百度网盘侵权案
在实际操作中,网盘服务商的责任认定需要具体分析。例如,在百度网盘侵权案中,用户上传侵权视频,但法院认为百度网盘不承担责任。这表明网盘服务商在履行了必要的注意义务和管理职责后,可以免于承担侵权责任。
结论与建议
对于网盘服务商而言,应当:
- 完善技术措施,如建立文件特征值数据库,及时识别和处理侵权内容
- 建立健全用户投诉和举报机制,及时响应权利人通知
- 对于高风险内容(如热播影视作品)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监控措施
- 明确告知用户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避免不当分享行为
对于用户而言,应当:
- 避免上传和分享未经授权的作品
- 使用网盘服务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平台规则
- 对于个人创作或合法获得的内容,注意保留相关证明材料
通过技术和法律的双重保障,我们可以在享受网盘服务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有效防范和化解侵权风险,促进网络环境的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