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冲刺“世界美食之都”:千年古城的美食新篇
泉州冲刺“世界美食之都”:千年古城的美食新篇
2024年7月,福建泉州正式吹响了申创“世界美食之都”的号角。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这座千年古城正以美食为媒,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泉州美食:多元文化的结晶
泉州美食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船在这里汇聚,带来了丰富的食材和烹饪技艺,为泉州美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泉州美食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多元文化的融合。闽南文化、中原文化、海丝文化在这里交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泉州味道。例如,面线糊这道早餐代表,就融合了闽南的细腻和中原的豪放;而姜母鸭则巧妙地将闽南的药膳文化和海丝文化的饮食习惯相结合。
申创之路:泉州的底气与行动
泉州提出申创“世界美食之都”,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基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实的产业基础。据统计,泉州现有各类餐饮类市场主体10万多家,餐饮烹饪行业从业人员近50万人,餐饮类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省第一。这些数据背后,是泉州美食文化的繁荣发展和强大的产业支撑。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泉州制定了详细的申创方案,提出了“两年筹备、四年申报、六年创成”的总体规划。具体措施包括培育知名龙头餐饮企业、建设特色美食街区、推动泉州菜烹饪技艺列入非遗名录等。同时,泉州还成立了申创工作专班,由市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独特优势:侨务资源助力美食出海
泉州拥有950万海外侨亲和970万泉州籍港澳台同胞,这成为泉州申创工作的独特优势。通过侨务资源,泉州不仅能够推广本地美食,还能借助海外华侨的力量,让泉州美食走向世界。正如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刘林霜所说:“遍布全国的异地商会和泉商群体对闽南古早味如数家珍,这些都是泉州菜‘走出去’和‘请进来’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挑战与机遇:泉州美食的未来之路
尽管泉州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产业基础扎实,但在申创“世界美食之都”的过程中,仍面临不少挑战。泉州餐饮产业总体呈现“多、小、散、弱”的特点,缺乏有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高品质的美食街区。此外,泉州餐饮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存在断层,美食宣传和活动缺乏统一规划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面对这些挑战,泉州正在积极应对。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加强行业培训、制定统一标准等方式,泉州正努力提升餐饮业的整体水平。同时,泉州还计划通过举办大型美食活动、建设美食博物馆等举措,进一步提升城市美食文化的影响力。
结语:泉州美食的全球愿景
“世遗泉州,味连五洲”——这是泉州申创“世界美食之都”的宣传口号,也是泉州美食文化的美好愿景。泉州美食承载着千年古城的历史记忆,更寄托着泉州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申创工作的深入推进,泉州美食必将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世界的认可与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