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医保支付改革下的康复医学科新机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医保支付改革下的康复医学科新机遇

引用
新浪网
11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stockzmt/2022-04-15/doc-imcwipii4497813.shtml
2.
https://jkb.com.cn/manage/2024/0930/497894.html
3.
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7/content_6964138.htm
4.
https://ybzffs.com/page41?article_id=26071
5.
https://www.chyxx.com/news/1136949.html
6.
https://hsa.gd.gov.cn/gkmlpt/content/4/4380/post_4380997.html
7.
https://ylbz.xuancheng.gov.cn/News/show/1479169.html
8.
https://ylbzj.nantong.gov.cn/ntsylbzj/bmwj/content/542169a5-d62d-4519-9d9b-7af8ec30680a.html
9.
http://www.news.cn/fortune/2023-12/20/c_1130036420.htm
10.
http://www.cn-witmed.com/list/33/3795.html
11.
https://www.chima.org.cn/Html/News/Articles/16540.html

随着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深入推进,特别是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模式的应用,康复医学科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一改革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医疗费用结算方式,还对临床康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引入价值医疗理念,将患者康复治疗效果作为医保支付的关键依据,康复医学科有望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升患者的健康结果。各地如金华、深圳等地已开始探索适合康复服务的医保支付方式,为康复医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如何实现康复疗效可比并建立科学的价值调节因子,将成为推动康复医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01

政策背景:DRG付费模式全面推广

2024年7月,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印发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付费2.0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原则上2024年新开展DRG/DIP付费的统筹地区直接使用2.0版分组,已经开展的应在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切换准备工作。截至2023年底,全国超九成的统筹地区已经开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改革对促进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规范诊疗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

02

DRG付费对康复医学科的影响

DRG付费模式的实施,对康复医学科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DRG付费促使康复医学科制定标准化治疗流程,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效率。通过调整诊疗方案控制成本,同时确保患者获得高质量服务。其次,科室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收集和分析诊疗及费用数据,以支持精准决策。这不仅提升运营效率,还为医保谈判提供依据。此外,康复医学科需要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合作,整合资源,共同制定高效且经济的治疗方案,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同时,提升团队对DRG的理解和执行能力,通过培训增强其成本控制技能,打造专业团队以保持竞争力。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不必要的开支,并推动学科创新发展。

03

康复医学科的创新实践

徐州市在康复病例医保支付改革方面走在前列。该市印发《康复病例基本医疗保险付费实施试行方案》,明确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按照“依托学会,尊重专业,分级收治、价值付费”的原则,充分发挥徐州市康复医学会、徐州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分会等专业学术组织力量,根据功能定位明确二、三级医疗机构收治康复病例范围,全面构建价值付费统领下,按照康复病例的恢复阶段,综合采取按病种收付费、按床日收付费、DRG付费相结合的复合式医保付费模式,达到康复病例全覆盖的付费需求,努力提升基金使用绩效,促进医疗机构良性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具体措施包括:

  • 根据临床分期明确二三级医疗机构收治范围
  • 制定不同阶段的结算标准
  • 建立以功能恢复状况为主要评估标准的价值付费办法

例如,对于脑外伤、脑卒中恢复期康复治疗,第一阶段(临床科室治疗结束出院之日起1个月以内)采用按病种收付费,三级医疗机构结算标准为17200元/例,二级医疗机构结算标准为14400元/例。对于需要长期康复的病例,第二至四阶段则采用按床日收付费。

04

康复医学科的发展前景

随着DRG付费模式的全面推广,康复医学科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根据东北证券的研究报告,2021年中国康复医疗门急诊人次为5107万,出院人数为442万人,十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44%和13.08%。预计2022年康复医疗市场规模将达1221亿元,2026年将增长至1991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3%。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为康复医疗提供发展风口。按病种付费下临床科室医保控费趋严,长期住院病患在急性后期由综合医院引向康复机构成为趋势。康复医疗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项目不断增多,按床日付费、PDPM及FRGS支付多元化模式探索,医保支付友好地区将拥有更多行业发展机会,可以预见未来随着DRG的全面推广将推动更多急性后期患者导流至康复医院,我国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有望实际落地运行。

然而,康复医疗服务仍面临供给不足的问题。全国康复医学科2021床位为327717张,十年CAGR12.72%,全国平均每千人口床位数为0.21张,参照杭州市康复床位2025年设置床位达到0.3张的目标,缺口约在123245张左右。2021年每十万人口康复医师数(含助理医师)为4人,远低于2022年要求的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6人。目前我国康复医师(含助理医师)为46,311人,缺口在38417人,供给严重不足,市场仍处于蓬勃发展期。

从医院数量上看,我国有810家康复医院,民营占康复医院77.53%,处于主导地位,十年CAGR15.4%,民营未来也将持续活跃康复供给。从区域布局来看,康复医疗区域发展不均衡,供给多集中于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高且医保支付能力强;支付友好的部分省份仍有较强市场发展空间。

康复医院资产投入小,医师依赖度低进入壁垒低,复制连锁化强,龙头有望显现。2021年康复医院平均总资产为4748万元,平均净资产为2210万元;平均每家康复专科医院配备价值1090万元的设备,约95%的设备单价都在50万元以下,且平均每家康复医院平均配置23.67名康复医师。对比其他专科类医疗机构,投入相对适中,医生依赖度一般,易完成复制并实现规范化、流程化,从而形成行业连锁。

地市级新建康复医院床位爬坡速度较快,5年成熟院区单床产出在45万左右,80%为住院收入,人力成本支出占比高。重症康复收入贡献大,重症、神经、骨科康复为未来核心方向,核心关注运行效率高、快速扩张连锁化能力的龙头公司。

05

结语

DRG付费模式的实施,虽然对康复医学科提出了更高的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要求,但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创新支付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服务质量,康复医学科正在逐步实现从“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的转变。未来,随着医保支付改革的不断深化,康复医学科必将在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