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ECMO与无创呼吸支持:拯救呼吸衰竭患者的新希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ECMO与无创呼吸支持:拯救呼吸衰竭患者的新希望

引用
中华医学会
10
来源
1.
https://ctschina.cma.org.cn/cn/news.asp?id=234.html
2.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089d823421d2
3.
http://www.tj3zx.cn/system/2015/09/17/011237573.shtml
4.
https://rs.yiigle.com/CN115178202411/1508910.htm
5.
http://yjj.beijing.gov.cn/yjj/xxcx/kpxc/ylqx6/1757004/index.html
6.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tests-procedures/ecmo/about/pac-20484615
7.
https://www.cmtopdr.com/post/detail/a317c3e5-c7cb-43c7-85c7-d5615a6c17df
8.
https://rs.yiigle.com/cmaid/1320362
9.
http://www.zgddek.com/fileup/HTML/2023-2-205.htm
10.
https://www.gov.cn/zhengce/2020-07/23/content_5529366.htm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体外膜肺氧合(ECMO)和无创呼吸支持技术已成为治疗极重度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这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还显著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01

ECMO:为生命护航的“人工心肺”

ECMO是一种替代心肺功能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主要用于极重度呼吸衰竭患者。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静脉导管将血液引出体外,经氧合器氧合后再输回体内。根据治疗目的和血液转流方式,ECMO可分为静脉-静脉方式(V-V ECMO)和静脉-动脉方式(V-A ECMO)两种。V-V ECMO适用于仅需要呼吸支持的患者,而V-A ECMO可同时支持呼吸和循环功能。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显示,ECMO能显著提高重症ARDS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例如,在2009年发表的一项关于ECMO治疗因甲型H1N1感染导致的重症ARDS患者的临床观察研究中,约1/3的机械通气患者(68例)接受了ECMO治疗,患者的存活率高达79%。此外,Peek GJ等在Lancet杂志发表的CESAR研究也表明,ECMO组中6个月内存活且能生活自理者占63%,而传统治疗组仅为47%(P=0.03)。

02

无创呼吸支持:舒适与安全的双重保障

无创呼吸支持技术,如高流量鼻导管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为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这些技术无需气管插管,通过面罩提供正压支持,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排出。与传统的有创机械通气相比,无创呼吸支持具有以下优势:

  1. 舒适性:患者可以保持正常的进食、说话和排痰功能,通气面罩可随时佩戴和取下
  2. 安全性:避免了气管插管带来的并发症,如气压伤和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
  3. 经济性:减少了医疗费用,降低了患者的心理压力

以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为例,该院呼吸科采用无创通气治疗多名危重患者,疗效良好。一位75岁的吴某因呼吸衰竭入院,经无创呼吸机治疗后,二氧化碳水平从90降至正常范围,避免了气管插管,最终顺利出院。

03

创新突破:HFNC-P系统的诞生

为了进一步优化呼吸支持效果,研究人员开发了将高流量鼻导管与PEEP阀结合的新型系统(HFNC-P)。这种创新设计结合了高流量鼻导管的CO2冲洗效应和可调节的PEEP,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呼吸支持。

实验结果显示,HFNC-P能够在流量设置>40升/分钟时产生接近PEEP阀设定的PEEP水平,同时保持有效的CO2冲洗效应。这一发现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04

临床应用现状与未来展望

目前,ECMO与无创呼吸支持技术已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ECMO主要用于最严重的呼吸衰竭病例,尤其是传统通气无法维持氧合的患者。无创呼吸支持则适用于轻至中度呼吸衰竭,可作为长期管理手段。

然而,这些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ECMO的使用需要专业的医疗团队和设备,且存在出血、血栓等并发症风险。无创呼吸支持则可能因患者配合度、面罩密闭性等因素影响治疗效果。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ECMO与无创呼吸支持有望为更多呼吸衰竭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同时,如何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预后,仍是医务人员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