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科金与哈工大联手,多模态伪造检测再突破!
中关村科金与哈工大联手,多模态伪造检测再突破!
近日,中关村科金与哈工大(深圳)在多模态伪造检测领域接连取得重大突破,为应对日益严峻的AI伪造威胁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关村科金:多模态防伪大模型精准拦截上百种攻击
中关村科金推出的多模态防伪大模型,以其卓越的检测能力和广泛的适用性引起了业界关注。该模型能够精准识别包括AI换脸、高清视频翻拍、3D面具、打印照片、电子屏幕、语音重放或拼接等多种攻击手段,拦截率高达98%以上。
该技术已在多家金融机构落地应用,例如在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贷风控场景中,通过人脸和声纹相结合的核验防伪技术,将高危攻击方式的拦截率提升到98%,保障了过亿资金的安全落地。此外,该技术还支持声纹、声信号采集等多种活体检测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哈工大:全球首个「多模态DeepFake检测定位」模型问世
来自哈工大(深圳)和南洋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出了全球首个「多模态DeepFake检测定位」模型(DGM4),该模型不仅能够判断输入图像-文本对的真假,还能定位具体的篡改内容,如图像篡改区域和文本篡改单词。
研究团队构建了首个大规模多模态媒体篡改数据集,包含23万张图像-文本对样本。提出的HAMMER模型采用层次化多模态推理架构,通过篡改感知的对比学习和局部块注意力聚合机制,实现了对多模态篡改的精准检测和定位。
实验结果显示,HAMMER模型在多模态篡改检测和定位任务上均表现出色,能够准确识别图像和文本中的细微语义不一致性,为打击多模态假新闻提供了有力工具。
互补优势,共筑信息安全防线
中关村科金的技术侧重于实际应用和产品化,已在多个行业落地;而哈工大的研究则更侧重于学术创新和理论贡献,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数据支持。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构建更安全的信息环境贡献力量。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模态伪造检测将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课题。中关村科金和哈工大的这些突破,不仅展示了中国在AI安全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为全球应对AI伪造威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