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养生新宠:红薯的神奇功效与食用指南
秋冬养生新宠:红薯的神奇功效与食用指南
秋冬季节,红薯成为街头巷尾的热门美食。它不仅味道香甜,更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养生食材。红薯,又称白薯、番薯、地瓜等,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养胃暖胃、减肥降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重功效。
红薯的营养价值
红薯富含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钾、铁、硒等矿物质,被誉为“土人参”。每500克红薯约可产热能635千卡,含蛋白质11.5克、糖14.5克、脂肪1克、磷100毫克、钙90毫克、铁2克,胡萝卜素0.5毫克,另含有维生素B1、B2、C与尼克酸、亚油酸等。其中维生素B1、B2的含量分别比大米高6倍和3倍,特别是红薯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而大米、面粉恰恰缺乏赖氨酸。
红薯的保健功效
养胃暖胃:红薯性平、味甘,归脾、胃、大肠、肾经,具有补中和血、滋补肾阴、健脾益胃、宽肠通便的功效。在寒冷的秋冬季节,食用红薯能带来温暖舒适的感觉。
预防心血管疾病:红薯富含钾、β-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C和维生素B6,这些成分均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钾有助于人体细胞液体和电解质平衡,维持正常血压和心脏功能。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有抗脂质氧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6有助于降低血液中高半胱氨酸水平,后者可损伤动脉血管,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辅助控血糖: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糖尿病肥胖大鼠在进食白皮红薯4周、6周后血液中胰岛素水平分别降低了26%、60%;并发现红薯可有效抑制糖尿病肥胖大鼠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水平的升高;进食红薯也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的水平。研究提示白皮红薯有一定的抗糖尿病作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一项临床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白皮红薯提取物后,其胰岛素敏感性得到改善,有助于控制血糖。
预防肺气肿:美国堪萨斯大学一项动物实验发现,吸烟的大鼠体内维生素A水平较低,容易发生肺气肿;而进食富含维生素A食物的吸烟大鼠则肺气肿发病率明显降低。为什么一些长期吸烟者活到90岁以上但没有发生肺气肿,可能与他们日常饮食中维生素A含量丰富有关。研究人员建议那些吸烟者或被动吸烟者最好每天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红薯,以预防肺气肿。
食用注意事项
红薯一定要蒸熟煮透再吃,因为红薯中的淀粉颗粒不经高温破坏,难以消化。
红薯含有一种氧化酶,这种酶容易在人的胃肠道里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如红薯吃得过多,会使人腹胀、呃逆、放屁。红薯的含糖含量较高,吃多了可刺激胃酸大量分泌,使人感到“烧心”。胃由于受到过量胃酸的刺激而收缩加强,胃酸即可倒流进食管,发生吐酸水。
吃红薯时最好搭配一点咸菜,可有效抑制胃酸。
红薯的糖分多,身体一时吸收不完,剩余部分停留在肠道里容易发酵,使腹部不适。中医认为,湿阻脾胃、气滞食积者应慎食红薯。
红薯的不足之处是缺少蛋白质和脂肪,但是今天人们生活富裕了,已经不再把红薯作为主食,它缺少的营养物质完全可以通过其他膳食加以补充。
红薯的食用建议
最佳食用时间:红薯最好在午餐时食用。吃完红薯后,其中所含的钙质需要在人体内经过4~5小时进行吸收,而下午的日光照射正好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搭配建议:红薯应与蔬菜、水果及蛋白质食物一起食用,以保证营养均衡。传统的将红薯切成块,和大米一起熬成粥,或者与排骨、栗子等炖汤,都是很好的搭配方式。
食用禁忌:红薯不宜与柿子同食,两者之间至少要间隔5个小时以上。空腹时不宜食用红薯,以免引起胃部不适。
红薯虽好,但并非人人都适合食用。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食用,大病初愈者和孕妇也应适量。此外,红薯皮含有较多的生物碱,食用过多会导致胃肠不适,尤其是有黑色斑点的红薯皮更不能食用,会引起中毒。
总之,红薯是一种营养价值高、保健功效多的食材,尤其适合秋冬季节食用。但食用时需留意适量,注意搭配,以充分发挥其养生保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