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OLED市场份额暴跌!国产巨头崛起
三星OLED市场份额暴跌!国产巨头崛起
近年来,全球OLED面板市场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显著变化。曾经在该领域占据绝对优势的三星,其市场份额首次跌破50%,而中国面板企业则迅速崛起,市场份额持续攀升。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技术实力的此消彼长,更预示着全球显示产业格局的重大调整。
市场份额的此消彼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TechInsights的最新报告,2024年中国OLED面板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已经突破45%,与韩国三星、LG等企业展开激烈竞争。这一数据与2021年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时三星一家就占据了72%的市场份额,而中国厂商合计仅占20%左右。
具体到企业层面,三星Display虽然仍是最大的智能手机显示屏供应商,但市场份额已降至50%以下。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的表现令人瞩目:京东方的市场份额达到16.1%,维信诺为11.3%,华星光电和天马的市场份额也分别达到9.7%和9%。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一趋势仍在持续。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预测,2025年中国面板厂商的OLED出货份额将进一步提升至50.2%,首次超过韩国企业。
技术创新成为关键驱动力
中国面板企业在市场份额提升的同时,也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京东方近期申请了一项名为"OLED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的专利,通过创新的结构设计,有效提升了光的输出效率和色彩准确性。该专利的申请,标志着京东方在显示技术领域的持续创新与突破。
维信诺则推出了具有革命性的ViP技术,采用光刻图形化实现OLED发光像素的制备,解决了传统蒸镀技术对产品尺寸和分辨率的限制。这一技术已在8.6代AMOLED量产线上成功点亮,实现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关键跨越。此外,维信诺还发布了全新发光材料体系Foremost,简称F1,在发光效率、器件寿命、视角色偏和低蓝光等方面实现了全面突破。
行业格局重塑
面对中国企业的快速崛起,三星在OLED领域的优势正在减弱。特别是在尖端芯片制造工艺方面,三星的3nm工艺进展不顺,已被台积电甩在身后。而在显示面板领域,虽然三星在中小尺寸OLED市场仍具优势,但在中大尺寸市场,中国企业的布局更为积极。
维信诺与合肥市政府共同投资建设的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设计产能为32K/月,玻璃基板尺寸达到2290mm×2620mm。通过布局高世代OLED产线,中国企业正在积极拓展平板、笔电、车载等中尺寸应用领域,进一步挖掘AMOLED增长红利点。
未来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能的持续扩张,中国企业在OLED领域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预计到2026年,中国在全球OLED面板市场的占有率将达到65.9%,而全球OLED面板产量也将从2023年的1970万平方米增长至2028年的3070万平方米,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3%。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企业在市场份额和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OLED材料领域仍面临挑战。目前,OLED终端材料的主要市场份额仍被日本出光兴产、德国默克等企业占据,中国企业的国产化率尚处于较低水平。这表明,在产业链上游的关键材料领域,中国企业仍需加大研发投入,以实现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
总体来看,全球OLED面板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三星市场份额的下滑和中国企业的崛起,不仅体现了技术实力的转移,更折射出全球显示产业格局的重塑。未来,随着中国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张,其在全球OLED市场的主导地位有望进一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