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中肥料该如何使用
玉米种植中肥料该如何使用
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过程中对肥料的选择至关重要。从肥料选择到施用方法,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玉米种植中肥料使用的科学方法。
肥料选择的重要性
玉米生长对肥料需求大,不同肥料影响生长和产量。选对肥料并掌握合理施肥方法,是实现玉米丰产提质的关键。
玉米是喜氮农作物,但也离不开磷钾肥和微量元素。在选择肥料时,要根据土壤情况和玉米生长需求来综合考虑。如果当地土壤缺钾肥,可以选择三元复合肥;若钾肥不缺,氮磷二元复合肥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比较肥料价格时,不能只看表面价格。要计算每个养分的价格,例如用价格除以总养份含量。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肥料的性价比,避免被表面价格所迷惑。
此外,不同的肥料种类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有着不同的影响。如复合肥中包含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能满足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缓释肥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稳定释放养分,避免养分流失和浪费;有机肥富含有机质和微生物,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生物肥则能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促进土壤养分的转化和利用。
总之,正确选择肥料对于玉米的生长和高产至关重要。种植者应根据土壤特性、玉米生长阶段和养分需求,科学合理地选择肥料,以实现玉米的丰产提质。
不同生长阶段的肥料需求
苗期阶段
玉米苗期是根系生长的关键时期,植株较小,对养分需求相对较少但较为敏感。此阶段施肥的目的主要是促进根系发育和壮苗形成,为中后期生长打下良好基础。
一般情况下,每亩可施用适量的氮肥和磷肥,比如玉米苗期每亩可施用高氮复合肥 15 至 20 公斤左右,或者施用尿素 10 至 15 公斤、过磷酸钙 25 至 30 公斤。同时,也可以适当施用一些微量元素肥料,如锌肥和硼肥等,以提高幼苗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例如,在一些缺锌的地块,可施用 0.3% 硫酸锌溶液进行全株喷施,若使用的复混肥中含有锌元素,可不用再进行喷施锌肥。
拔节期阶段
玉米拔节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也是玉米植株快速生长的阶段。此时,玉米植株对养分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尤其是对氮肥的需求量较大。
施肥应促进植株生长和叶面积扩大,可每亩追施尿素 15 - 20 公斤左右,同时结合底肥施用情况适时进行追肥,保证作物后期不脱肥。若前期雨水偏多导致底肥中氮肥、钾肥损耗相对较多,可每亩追施尿素 8 - 10 公斤,磷肥 10 公斤,氯化钾5公斤,并结合中耕培土。此外,还可以适当施用一些微量元素肥料,如锌肥和硼肥等,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穗期阶段
玉米穗期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养分需求达到高峰,尤其是对氮肥和钾肥的需求量较大。此阶段施肥的目的是促进穗粒发育和提高产量。
在玉米抽雄前施用穗肥,应以速效氮、磷为主,每亩施尿素10-2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同时,也可以适当施用一些微量元素肥料,如锌肥和硼肥等,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和适应性。玉米抽穗期,对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的需求显著增加,尤其是氮肥,可选用尿素等氮肥,含氮量高,易溶于水,便于作物吸收,建议采用沟施或穴施的方式,减少养分损失,提高利用率。此外,还应适量补充磷钾肥,可采用复合肥或磷酸二铵等肥料,与氮肥配合使用,以达到平衡施肥的效果。同时,要注意补充微量元素,如锌、硼等,这些元素虽然需求量小,但对作物生长发育同样至关重要。
肥料的施用方法
基肥施用
玉米基肥应以有机肥和部分化肥为主,如腐熟农家肥、磷肥和少量氮肥或复合肥。一般来说,每亩可施入腐熟农家肥 2000 - 3000 公斤,全部磷肥和一部分氮肥,或者选用三元复合肥作为基肥。施入土壤深层,能够为玉米生长提供长期稳定的养分。有机肥富含有机质和微量元素,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同时,有机肥还能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增强土壤的生物活性。在施基肥时,可结合秋耕翻施入,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提高肥料利用率。
种肥施用
重要性:种肥在玉米生长初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保证玉米在出苗后及时获得养分,促进幼苗生长。
选择:以氮磷肥为主,可用优质腐熟有机肥和磷肥混合作种肥。在高寒地区春玉米种植中,由于春季地温低、有效磷释放慢而少,更易出现缺磷现象,采用这种种肥组合效果更佳。此外,基肥中没有施锌肥的田块,可用锌肥拌种,每公斤种子拌 6 - 8 克硫酸锌。
注意事项:化肥作种肥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影响种子发芽。一般来说,化肥作种肥时,用量不宜超过每亩 10 公斤。同时,要与种子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烧种烧苗。机械播种时要将种子与肥料隔离 7 - 10 厘米;人工播种时,要变种下施肥为侧深施或种间穴深施。
追肥施用
攻秆肥:在玉米拔节期前,促根壮苗、促叶壮秆。一般在春玉米播种后 40 - 50 天、有 6 - 7 片展开叶时,夏玉米播种后 25 - 30 天、有 5 - 6 片展开叶时施用攻秆肥效果最好。肥料宜施在距根部 10 - 15 厘米,开沟深施 5 - 10 厘米,施后覆土。攻秆肥可促进玉米幼苗根系生长,使植株更加健壮,为后期生长打下良好基础。
攻穗肥:玉米拔节期至抽雄穗期之间,促进雌雄穗分化。春玉米在 13 - 15 片展开叶、夏玉米在 11 - 13 片展开叶时施用攻穗肥。此时正值玉米雌穗小花分化盛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需要较多的养分和水分,是决定果穗体积和行数分化的关键时期。攻穗肥宜采用速效氮肥,结合浇水中耕施用,可以迅速发挥肥效。例如,可每亩追施尿素 20 - 30 公斤,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有利于形成大果穗。
- 攻粒肥:玉米抽雄穗前后 10 - 15 天,增加粒重、获取高产。这时植株叶片即将完全展开或已完全展开,雌穗花丝完成受精过程,玉米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阶段。应根据土壤肥力、玉米长相适时追施攻粒肥。具体追肥量一般应根据玉米品种类型而定,紧凑型玉米耐肥性强、群体大、单株生产力高,后期适当多追施些肥料不仅不会造成贪青晚熟,反而会促进增产,追肥量应占总追肥量的 20%,每亩可追施尿素 8 - 10 公斤;平展型玉米追肥量过多会造成贪青晚熟,影响下茬作物的播种,追肥量应占总追肥量的 10%,每亩可追施尿素 5 公斤左右。同时,也可结合防治玉米锈病、大小斑病等生长后期的病害,每亩用 99% 磷酸二氢钾 200 克,兑水 20 - 30 公斤均匀喷雾,可防止植株早衰,促进籽粒发育,提高千粒重,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肥料选择要点
选好施肥品种
氯化钾、氯化铵等化肥含有氯离子,施入土壤后会产生水溶性氯化物,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不利,甚至烧种烧苗。硝酸铵、硝酸钾等肥料含有硝酸根离子,对种子发芽有毒害作用。碳酸氢铵有挥发性和腐蚀性,易熏伤种子和幼苗。尿素生成少量的缩二脲,含量若超过 2% 对种子和幼苗就会产生毒害。这些肥料都不适宜做种肥,容易烧芽、烧苗。可施用氮、磷、钾复合肥或缓控释肥,如玉米专用复合肥中的控释肥,主要通过包膜技术来控制养分的释放,能够达到安全、长效等目的,比较适合机械化生产,特别是满足种肥同播的需要。用控释肥做玉米底肥时,使用适量,后期就没必要再去追施氮肥,比较省工省事。
控制施肥量
玉米苗期需肥量较少,为减少浪费,种肥施用量不宜过大,一般每亩用量 10 公斤左右,特别是趁墒播种时,更要严格控制种肥施用量。例如在黄淮地区,这里的气候条件适宜,一年两收,种植一季越冬的小麦或大蒜等农作物,进行精细化管理套种玉米,在种植玉米的当季,不方便施用农家肥作为基肥,将施用基肥的时间安排在头一年种植小麦、大蒜的时候施入,每亩地 5000 公斤农家肥,然后配合氮磷钾控释肥、饼肥等。对套种的玉米只进行追肥,就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之后,是需肥的高峰期,在此期套种的玉米,应进行追施复合肥,每次每亩地追肥大约 25 - 30 公斤左右。
搞好种肥隔离
施用种肥时,为避免种子和肥料直接接触导致烧芽、烧苗,机械播种时要将种子与肥料隔离 7 - 10 厘米。例如在临清市,部分种植户在玉米种肥同播后,造成玉米 “烧苗” 现象,所以玉米种肥同播一定要注意种肥隔离,肥料在种子的侧下方大于 8 - 10cm。人工播种时,要变种下施肥为侧深施或种间穴深施,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烧种烧苗的情况发生。例如在勉县,玉米种植时要注意种、肥隔离。播种时若带种肥,要注意种、肥不能接触,以免烧种。
育苗移栽时,具体做法是营养钵(肥团)制作,按 70%的优质腐熟有机肥、30%细肥土,每 100kg 料中加入磷酸二铵 0.6 - 0.8kg、磷酸二氢钾 0.2 - 0.3kg、硫酸锌 0.3 - 0.4kg,混合后加水拌匀,以手捏成团、落地散开为宜。当气温回升到 5℃时,即可用手捏成鹅蛋大的肥团 (或肥球),用木棍插一个深 2cm 左右的种子孔,或用制钵器打制成营养钵,排放在苗床畦内,等待播种。
注意事项
深施肥
玉米追肥必须做到深施,深施能够避免浅施、明施或随水施肥所导致的肥料大量流失问题,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一般来说,适宜的追肥深度为 5 - 10 厘米,并且在施肥后要及时覆土。例如,据相关试验表明,深施肥料的玉米田块,肥料利用率可比浅施提高 15% 左右。
看长势追肥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对于苗不齐的地块,要根据苗的长势进行追肥。弱苗应适当早追肥,必要时可单独喷施叶面肥,促进弱苗早发快长。比如可以喷施含有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叶面肥,促进弱苗根系发育和植株生长。壮苗追肥时间则应适当延后,避免因过早追肥导致植株徒长。这样区别对待不同苗情,能够实现合理施肥,确保玉米整体生长均衡。
适量配施钾肥
当底肥中钾施用量不足时,可以配施适量的钾肥,以弥补钾的不足。一般来说,在底肥中钾施用量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追施氯化钾 13 - 18 公斤或硫酸钾 15 - 20 公斤每亩;也可以每亩施生物有机肥 40 公斤,配施钾肥 10 公斤。适量配施钾肥能够增强玉米根系发育,提高植株抗逆性,减少倒伏风险,同时还能促进籽粒饱满,提高千粒重。
合理施用叶面肥
叶面肥的施用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包括喷施次数、喷施时间和溶液浓度等。喷施时间应选择在上午 10 时之前或下午 3 时之后,也可以选择在阴天时喷施,这样可以避开高温阳光直射,提高肥料吸收效果。如果在高温时段喷施,肥液蒸发过快,不仅降低吸收效果,还可能灼伤叶片。同时,均匀地喷施在叶片的背面,以液滴不滴落为好,因为叶片背面的气孔较多,吸收效果更好。喷施后 3 小时内如遇大雨,需重新喷施。另外,叶面肥尽量不与农药混合喷施,以免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肥效或药效。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