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元宵节非遗表演:文化盛宴的亮点
广东元宵节非遗表演:文化盛宴的亮点
2025年元宵节期间,广东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活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广府庙会和各地的非遗表演。这些活动不仅展现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体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
醒狮贺春:广府文化的亮丽名片
2025年广府庙会于2月12日(元宵节)在广州市越秀区忠佑广场隆重开幕。开幕式上,醒狮表演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四头狮子经过传统“点睛”仪式后,在锣鼓声中高高跃起,展现出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在“咬春”环节中,狮子口吐写有吉祥话的春联,将祝福送到围观的人群之中。
醒狮表演不仅增添了节日喜庆氛围,更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符号,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积极向上的精神。广东醒狮起源于唐代宫廷狮子舞,是融武术、舞蹈、音乐于一体的汉族民俗文化。醒狮原名瑞狮,寓意吉祥如意,后因粤语方言中“瑞”与“睡”同音,遂将“瑞狮”改为“醒狮”,以此鼓舞当时正在遭受战火的人民。广东醒狮发展至今,仍广泛流行于东南亚、欧美各国的华人社区,形成了“有华人就有醒狮”的佳话,醒狮已然成为一种联结民族感情、弘扬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
英歌舞: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广东元宵节非遗表演中,潮汕地区的英歌舞也是一大亮点。英歌舞源自《水浒传》中梁山泊好汉的故事,具有300多年历史,是潮汕地区最传统的英歌形式。2024年,普宁南山英歌队赴英国演出获得成功,展现了广东非遗文化的魅力。
英歌舞的起源不可考,内容表现《水浒传》中梁山泊好汉化妆卖艺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的故事。南山快板英歌十分强烈地表现出英雄们舍生忘死、冲锋陷阵的战斗情景,气势磅礴,振奋人心,历代艺人创造并完善的几个代表性的动作套路传承至今,如扣棒、藏剑、镖槌、布田、勾脚、背槌等。而以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为表演线索的段落安排及队形图案,有下山打探、兴师出战、急水渡泊、乘机闯府、英雄会师、欢庆团圆、凯旋归山等。对传统艺术的代代相传,使南山英歌队保住了英歌的基因,留住了英歌的根,也保持了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特色。
广府庙会:非遗文化的盛宴
2025年广府庙会以城隍庙忠佑广场为主会场,持续7天,包含文艺展演、国潮非遗、美食庙会等多个版块。其中,广东醒狮、粤剧等传统艺术表演是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广府庙会上,特别邀请了登上央视春晚的青年粤剧演员谭清怡表演《白蛇传·情》,展现了广府文化精髓。
广府庙会的特色活动还包括国潮非遗、美食庙会、祠堂庙会、校园庙会、小巷庙会、幸福庙会、喜阅庙会、游轮庙会、云上庙会等10大版块。其中,非遗集市展示了岭南中医、传统美食(粤菜)、传统工艺等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五仙观举办“上元访古观”国风游园会,开展汉服、猜灯谜、DIY花灯、飞花令、游园打卡等多个国风体验项目。此外,越秀区还在27所幼儿园及小学开展校园庙会,通过非遗体验、巡游活动等形式,增进师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认知。
实用攻略:如何玩转广府庙会
对于想亲身体验广府庙会的游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游玩建议:
推荐游玩路线:城隍庙→广州非遗街区(北京路)→健民医药广场(北京路北段)→西湖路广百→北京路步行街(中段)→惠福美食花街→北京路南段
特色小吃:陈添记鱼皮、清心鸡沙田乳鸽、欢姐伦教糕、佛山无影脚盲公丸、鸳鸯王、大良双皮奶、均安蒸猪等传统美食,以及冰淇淋烤红薯、芝士饼、拔丝热狗、榴莲流心饼、拉面炒年糕等潮流美食。
非遗摊位:饼印、广东醒狮、榄雕、东阳竹根雕、打铜、红木宫灯、糖画、民间艺术棉花糖、国粹·雄狮、广州非遗文创、包道等。
交通建议:地铁1/2号线公园前站D口或6号线北京路站B口。
广东元宵节非遗表演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展示,更是岭南文化创新发展的体现。通过融合现代科技元素,如《齐天大圣》灯组和《赛博醒狮》,广东元宵节非遗表演为地方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