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别让“本自具足”成为你的借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别让“本自具足”成为你的借口!

引用
网易
9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HGPK7TU0517KQI5.html
2.
https://www.sohu.com/a/226262515_99910546
3.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374219/
4.
https://zhuanlan.zhihu.com/p/454158179
5.
https://www.ctworld.org.tw/chan_master/east006.htm
6.
https://www.ctworld.org.tw/turn/lecture/b032.htm
7.
https://culture.pkstate.com/jingshu/10916.html
8.
https://jiqun.com/index.php?app=@article&ac=show&id=243
9.
https://www.shishengru.com/wap-tc/313.html

近年来,“本自具足”一词在朋友圈和社交媒体上频频出现,似乎成了“现代佛系”人们的口头禅。然而,当我们仔细审视这一概念时,不禁要问:人们是否真正理解了“本自具足”的深意?它是否被误用为逃避现实、不思进取的借口?

01

什么是“本自具足”?

“本自具足”出自禅宗六祖慧能的《六祖坛经》,是禅宗的核心教义之一。慧能大师在开悟时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段话揭示了“本自具足”的真正含义:我们每个人的本性中本来就具备一切智慧和功德,如同一颗明珠,虽然可能被尘埃暂时遮蔽,但其本质始终清净圆满。

02

现代人的误解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本自具足”常常被曲解和滥用。一些人将其理解为“我什么都不缺,所以不用努力”,从而成为懒惰和放纵的借口。例如:

  • 工作上不求上进:“反正我本自具足,不需要通过工作来证明自己。”
  • 学习上敷衍了事:“知识都是外在的,我内在已经具足一切,不需要学习。”
  • 生活上放纵自我:“追求健康和自律都是外在的,我本自具足,不需要这些。”

这些误解不仅违背了“本自具足”的本意,更可能导致个人成长的停滞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03

为什么需要修行?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我们本自具足,为什么还需要修行?禅宗大师们对此有明确的回答:开悟只是认识到“本自具足”,但要真正体现这种圆满,还需要通过修行来去除无明和烦恼。

正如一位禅师所说:“未开悟之前,所修的一切法都是‘加行’。未悟道前,认为自己根机迟钝、业障深重,信心不足,甚至对于修行产生怀疑……即使不明白道在哪里,也还是要修行,先加功用行。”这说明,修行不是为了获得新的东西,而是为了去除遮蔽我们本性的无明和烦恼。

04

如何正确实践“本自具足”?

  1. 平衡事与理:既要明白“本自具足”的道理,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比如,通过打坐、念佛等修行方法,让心归于清净。

  2. 持续精进:认识到“本自具足”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在修行和生活中不断精进,去除贪嗔痴等烦恼。

  3. 利益他人:将“本自具足”的智慧用于帮助他人,通过利他行为来体现内在的圆满。

  4. 保持觉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觉知,时刻观照自己的心念,不被外在环境所迷惑。

05

结语

“本自具足”不是让我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是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和智慧等待开发。它不是逃避现实的借口,而是激励我们不断精进、去除无明的动力。只有通过持续的修行和实践,我们才能真正体悟到“本自具足”的深意,最终达到心性的圆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