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应急志愿服务:现状、挑战与未来展望——资金来源与可持续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应急志愿服务:现状、挑战与未来展望——资金来源与可持续性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7DADGDS0525PS8H.html

在当今社会,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危机和人为灾难的频发对社会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应急志愿服务作为一种迅速响应机制,在紧急时刻提供了关键的救援与支持,体现了人类面对困境时的团结互助精神。无论是应对地震、洪水还是疫情,志愿者行动广泛,从物资分发、心理辅导到信息传播、灾后重建,他们都是前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要性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同。本文旨在分析应急志愿服务的现状,深入探讨其面临的挑战,特别是资金来源的不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问题,并提出促进其长远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当前应急志愿服务的现状与挑战

尽管应急志愿服务在灾害应对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这一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

志愿者的专业培训不足是一个普遍问题

应急救援队对专业性的要求很强,吸纳新队员的有一定的门槛。缺乏系统的培训意味着志愿者可能无法在危机中有效地执行任务,甚至可能自身陷入危险。

资源分配不均也是阻碍志愿服务效率的一个因素

在一些地区,由于信息不对称或组织能力有限,资源往往无法及时、准确地到达最需要的地方,尤其是城市地区的应急救援比偏远地区的应急救援资源获取更多。

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挑战

如何利用数字化工具优化志愿服务流程,提高响应速度与效率,也是当前可以优化的问题。

资金短缺问题凸显

资金短缺或来源不稳定是制约应急志愿服务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例如在最近的洪灾救援中,全国曙光救援同盟100人的救援队伍,前往景德镇的路费却成了难题,而且为了节省费用,只能在酒店开三间房间救援人员轮流去洗澡。

应急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与策略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促进应急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应急志愿服务正朝着专业化、智能化和协同化的方向发展。具体策略建议包括:

完善应急志愿者管理体系

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协作机制,形成统一指挥、资源共享的网络,将使应急志愿服务更加有序、高效。建立全国性的应急志愿者储备库,对志愿者进行分类管理,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避免资源重置和浪费。例如,北京市应急管理局按照“应急志愿者队伍根据服务领域进行分类、根据服务能力进行分级”的思路,对应急救护、水域救援等常见服务领域的应急志愿者进行了应急志愿服务能力分级的前期工作。

参考英国的应急救援,在应急志愿者的招募上,各志愿者组织之间则以志愿者中心为联盟进行合作,使具有不同特质的志愿者能够在最适合自己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参与到应急救援工作。

强化专业培训体系

应急志愿者一般都是采取“平战结合”的方式。建立专业培训体系,确保志愿者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安全高效地参与救援工作。例如北京市应急管理局根据不同类别不同等级应急志愿者的培训需求和工作实际,制定“必修+选修”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层次化、专业化的应急志愿者培训体系。按照“培训一批骨干、带动一批队伍”的思路,每年从全市遴选应急志愿者骨干组织集训,参训骨干在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的同时,将规范化的培训课程带回各自队伍,通过开展常态化的队内培训,有效带动了队伍的整体水平。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还与北京市人民防控办公室、北京市地震局、北京市消防总队等多部门联合开展专题共训共练活动,组织队伍参训参演,提升了应急志愿者队伍的专业能力,促进了志愿服务队与专业队间的协同合作。

制度化建设完善

明确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的角色、职责和具体操作指南,推动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确保应急志愿服务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加大应急救援的保障与激励力度

提供包括救援工具、防护服、保险、餐食等救援保障,以及为志愿者提供休息和工作场地。救灾的精神压力较大,还可以给志愿者做心理调适的支持。

在激励方面加强力度。例如在应急志愿者的激励上,在政府层面,英国政府提供了税收减免政策和资金奖励政策,比如为向志愿组织捐赠资金的企业返还所得税以及为主动担任志愿者减税,设立千年志愿者公积金、欧洲慈善基金与志愿行动基金等对志愿者进行奖励,为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减免等;在社会组织层面,英国的应急志愿者组织都有一套激励自己志愿者的方式,比如很多志愿者组织在组织网络上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志愿者给予表扬,召开组织会议广泛听取志愿者的意见、分享参与应急服务的经验以鼓励突出的志愿者和增强志愿团体的凝聚力。

数字化平台应用

利用社交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志愿服务流程,提高响应速度和资源分配效率。例如,通过社交媒体快速集结志愿者、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进行资源调度。

资金来源的问题

资金来源是应急志愿服务体系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稳定的资金流是确保志愿服务组织能够持续运营、开展培训、购买装备和维持日常运营的关键。

应急志愿服务的资金来源通常包括政府资助、社会捐赠、基金会与慈善机构的定向资助、以及拓展的服务收费。然而,这些资金来源各有局限:

政府资助

政府资金虽相对稳定,但往往受限于财政预算和政策变动,且可能侧重于大型或紧急项目,对日常运营和培训的支持有限。

社会捐赠

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捐赠是重要来源,但捐赠额度受经济状况、公众关注度、灾害严重性等因素影响,波动性大。本次洪灾救援的问题就因关注度不高以及规模太大而受到影响。

基金会与慈善机构

这些机构提供的资金通常附带特定项目或领域的要求,申请过程竞争激烈,且资金量有限。

服务收费

部分组织尝试通过提供培训、咨询等服务收费,但可能影响服务的普及性。

促进资金可持续性的策略

为了保证的资金可持续,确保应急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以下策略可以考虑探索:

多元化资金渠道

社会组织应积极探索多种资金来源,不限于政府、企业、基金会、个人捐赠,以及可能的增值服务收费,减少对单一来源的依赖。

政府与社会合作

政府应与企业、基金会、社会组织建立更紧密的合作,通过政策引导、税收优惠、公共采购等方式鼓励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到应急志愿服务中。

增强自我造血能力

社会组织应探索通过提供培训、咨询服务等增值服务,增强自身的收入能力,实现部分资金自给自足。

公众意识提升

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应急志愿服务重要性的认识,激发更多个人和企业参与捐赠,形成稳定的社会支持网络。

建立应急基金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合作建立应急志愿服务专项基金,为志愿服务组织提供稳定的财务支持,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确保快速响应和持续服务。

提高透明度

提高组织的财务透明度和项目绩效,通过定期公开财务报告和项目成效,增强捐赠者的信心和信任,吸引更多资金支持。

在应急救援中,构建“应急管理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的工作格局,积极发挥“政府搭台、社会力量唱戏、社会公众受益”的功能效果。

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需要持续探索创新,加强能力建设,让应急志愿服务成为一道坚实的防线,在危机时刻守护每一个生命的尊严与安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