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法马揭秘:随机游走模型在股市预测中的应用
诺贝尔奖得主法马揭秘:随机游走模型在股市预测中的应用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尤金·法马教授提出的随机游走理论,颠覆了传统的股市预测方法。这一理论认为,股票价格的波动是随机的,无法通过历史数据预测未来走势。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理论的内涵、应用及其对投资者的启示。
法马与随机游走理论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尤金·法马(Eugene F. Fama)是随机游走理论的重要贡献者。他在1965年发表的《股票市场价格走势》中,首次以随机游走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强制性的统计证据。法马教授不仅是芝加哥大学的知名教授,更是有效市场假说(EMH)的提出者,他的研究对现代金融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机游走理论的核心观点
随机游走理论认为,证券价格的波动是随机的,像一个在广场上行走的人一样,价格的下一步将走向哪里,是没有规律的。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
市场效率:股票市场内有成千上万的精明人士,每一个人都懂得分析,而且资料流入市场都是公开的,所有人都可以知道,并无什么秘密可言。因此,股票现在的价格就已经反映了供求关系,或者离本身价值不会太远。
无记忆性:股价是没有记忆系统的。昨日升并不代表今日升。今日跌,明日可以升亦可以跌。每日与另一日之间的升跌并无相关。
不可预测性:企图用股价波动找出一个原理去战胜市场,赢得大市,全部肯定失败。因为股票价格完全没有方向,随机漫步,乱升乱跌。我们无法预知股市去向,无人肯定一定是赢家,亦无人一定会输。
随机游走理论的应用实例
随机游走理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大量实证研究支持。以下是几个著名的案例:
标准普尔指数研究:研究发现,股票的狂升或暴跌比例只是很少数,大部分的股票都是升跌10%至30%不等。在统计学上有常态分配的现象。即升跌幅越大的占比例越少。所以股价并无单一趋势。
飞镖试验:一个美国参议员用飞镖去掷一份财经报纸,拣出20只股票作为投资组合,结果这个乱来的投资组合竟然和股市整体表现相若,更不逊色于专家们建议的投资组合,甚至比某些专家的建议更表现出色。
单位基金成绩研究:有人发现一些今年表现好的基金,在第二年很可能表现的极差,一些去年表现的极差的基金在今年却有一个好的成绩。所以说基金的选择无迹可寻,看好的是运气,投资技巧没有绝对的表现出来,股市也没有记忆力。
理论的局限性与争议
尽管随机游走理论在很多情况下成立,但也有其局限性:
并非所有股票都完全随机:虽然大多数股票价格符合随机游走特征,但某些特定股票或在特定时间段内可能会出现可预测的模式。
市场非完全有效:有效市场假说的三个版本(弱形式、半强形式、强形式)都存在争议。例如,内部信息可能会影响股价,这与强形式有效市场假说相悖。
外部因素影响:公司的业绩、新产品的推出或产品召回、员工裁员——甚至是 CEO 的推文都会对股价和未来走势产生巨大影响。
对投资者的启示
随机游走理论对投资者有重要的启示:
不要过度交易:既然股价无法预测,频繁交易只会增加交易成本,降低收益。
长期投资优于短期投机:选择优质股票,长期持有,可能比试图抓住短期波动更为有效。
分散投资:由于单只股票的走势难以预测,通过分散投资可以降低风险。
关注基本面:虽然技术分析可能无效,但公司基本面分析仍然重要。
理性投资: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专家预测”,保持理性,做出独立判断。
总之,随机游走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股市的新视角。虽然它不是万能的,但它确实提醒我们,股市预测充满了不确定性,投资者应该保持谨慎,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