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药监局:白酒安全监管升级!
国家食药监局:白酒安全监管升级!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进一步加强白酒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了对白酒生产企业的严格监管措施,包括控制塑化剂污染、禁止使用非食品原料、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等。这一举措旨在提升白酒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健康。此次监管升级不仅涉及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还要求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从源头保障白酒的安全可靠。
监管升级的必要性
近年来,白酒行业暴露出诸多质量安全问题,监管升级势在必行。首先是塑化剂污染问题,尽管国家标准对包装材料中塑化剂溶出量有限量要求,但并未明确食品中塑化剂残留限量。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调研显示,白酒中塑化剂污染来源主要包括接触材料、食品原料和调香物质等,长期大剂量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其次是假冒伪劣和违规添加问题。一些不法企业使用甲醇、工业酒精等非食品原料生产白酒,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如甜蜜素、安赛蜜、糖精钠等,严重威胁消费者健康。此外,库存积压、价格倒挂等市场乱象也亟待整治。
严格监管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国家食药监总局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监管措施:
塑化剂控制:企业必须对所有可能导致塑化剂溶出的因素进行评估,不得使用含塑化剂的管道、容器和包装材料。白酒中DEHP和DBP的含量分别不得超过5mg/kg和1mg/kg。
原料和生产过程管控:企业要严把原料关,禁止使用非食品原料和腐败变质原辅料。生产过程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不得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
成品检验和标识管理:成品必须经过严格检验,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一律不得出厂。产品标识必须真实准确,禁止虚假标注和使用“特供”“专供”等字样。
追溯体系和授权人制度:企业要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问题可追溯。实行食品质量安全授权人制度,由专人负责产品质量安全。
监管升级的影响
此次监管升级将对白酒行业产生深远影响。首先,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头部企业凭借品牌优势和规模效应,更容易满足严格的质量安全要求,而小作坊和不规范企业将被淘汰出局。其次,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信心将增强,有利于提振市场需求。最后,这将推动行业从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运营转变,从追求数量增长向注重质量提升迈进。
总结
国家食药监总局此次发布的监管新政,是对白酒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推动。通过严格控制塑化剂污染、禁止使用非食品原料、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等措施,将有效提升白酒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消费者健康。同时,这也将加速行业优胜劣汰,推动白酒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