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村历史探秘:刘铸伯的传奇人生
平湖村历史探秘:刘铸伯的传奇人生
在深圳龙岗区平湖街道,有一座百年古迹“守真园”,它静静地诉说着一段关于孝道与乡愁的故事。这座由清末民初深港著名文化人士刘彭龄兴建的园林,不仅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庄园,更承载着一位杰出乡贤——刘铸伯的传奇人生。
守真园:百年古迹见证历史
守真园位于凤凰山国家矿山公园内,依山傍水,环境清幽。园门两侧刻有一副对联:“守得名山依梓里,真疑尘世有桃源。”这正是守真园名字的由来,也是刘铸伯对家乡深情的写照。
刘铸伯:从平湖走出的杰出乡贤
刘铸伯,1870年出生于平湖墟元屋围。幼年丧父,母亲伍氏含辛茹苦将其抚养成人。15岁时,他被推荐入读教会学校,后考入圣保罗中学,接着进入香港政府资助的中央书院学习。凭借优异的成绩,他被香港天文台台长聘为翻译,并在岳父潘姓高级警官的资助下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
学成归国后,刘铸伯先后担任山东烟台大学教授、屈臣氏大药房总长、大成公司总理等多个重要职务。他还连任三届香港中华总商会主席,成为香港著名的商界领袖。在政坛上,他担任香港清净局局员、定例局局员等职务,并创办孔圣会,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平湖火车站:连接家乡与世界的枢纽
1911年,广九铁路修建时原本并未计划在平湖设站。刘铸伯凭借其在香港的影响力,成功争取在家乡增设火车站。这一决定对平湖乃至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平湖火车站不仅便利了家乡百姓的出行,也使平湖成为惠东宝地区小商品的重要集散地。
新墟镇:现代化城镇的典范
为了促进家乡发展,刘铸伯在离老墟二里远的地方规划建造了新墟镇。新墟采用先进的田字格局设计,上下六条街,街道宽敞可通卡车。镇内建有百货、山货、饮食、客栈等几十间店铺,主要由昌裕公司经营。这种规模和现代化程度在当时的乡镇中实属罕见。
慈善事业:惠及乡里的善举
刘铸伯深知家乡医疗和教育的匮乏,于是在1916年独资捐建了医院和周马氏留医所,解决了当地百姓看病难的问题。他还创办了纪劬劳学校,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教育机会。为了表彰他的善行,1915年,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分别为“念妇贤医院”题赠“乐善好施”额匾,为“纪劬劳学校”题赠“急公好义”额匾。
文化传承:中西合璧的建筑瑰宝
守真园内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体现了刘铸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现代文明的接纳。园内主要建筑虽历经岁月沧桑,但其精致的设计和不俗的品味仍依稀可见。2018年,刘铸伯纪念馆在守真园遗址建成开馆,成为平湖一道特色鲜明的人文景点。
结语:历史的回响
刘铸伯的一生,是追求进步、服务社会的一生。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更是一位心系家乡的慈善家和文化传承者。他的故事,如同守真园内的潺潺流水,悠长而深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平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