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贺兰山废弃矿坑变身生态酒庄:从“生态伤疤”到“紫色聚宝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贺兰山废弃矿坑变身生态酒庄:从“生态伤疤”到“紫色聚宝盆”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9
来源
1.
https://xbdc.mee.gov.cn/xbfc/nxzzgzdt/202412/t20241220_1098992.shtml
2.
https://www.eco.gov.cn/news_info/73729.html
3.
http://www.nx.chinanews.com.cn/ds/2024-12-05/doc-ihekpyit4829688.shtml
4.
https://nynct.nx.gov.cn/rdzt/ppny/202409/t20240904_4646107.html
5.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288934312114684451/
6.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036533077681930763/
7.
https://www.nxnews.net/yc/jrww/202412/t20241225_10109382.html
8.
https://yinchuan.gov.cn/xwzx/mrdt/202412/t20241223_4766428.html
9.
http://nynct.fujian.gov.cn/ztzl/fsfsfnyp/202311/t20231128_6309370.htm

“贺兰山下,紫色梦想正在绽放。”这句诗意的话语,生动描绘了宁夏贺兰山东麓从废弃矿坑到生态酒庄的华丽转身。曾经因砂石开采而满目疮痍的贺兰山,如今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被誉为“紫色聚宝盆”。这一转变,不仅是一次生态修复的壮举,更是一段产业转型的传奇。

01

从废弃矿坑到生态酒庄:志辉源石酒庄的转型之路

在贺兰山东麓,有一座酒庄以其独特的园林式建筑风格和精湛的酿酒工艺闻名遐迩——志辉源石酒庄。这座占地1.8万亩的酒庄,前身竟是一个废弃的采砂场。酒庄创始人袁辉的父亲曾是镇北堡矿区的主要开采经营主体,袁辉本人也曾在采砂大军中摸爬滚打。然而,当他亲眼目睹开采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后,毅然决定转型做生态修复,发展葡萄酒产业。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袁辉开始在矿坑上种植防护林,尝试生态修复。他先后投资近20亿元,实施矿山修复、沟道防洪、绿化整治等工程,逐步将这片荒芜之地改造成了绿色长廊。如今的志辉源石酒庄,不仅是一个集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休闲运动、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更是一个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的成功典范。

走进酒庄,映入眼帘的是漫林碧透、茂林修竹的和谐景象。中式庭院风格的建筑错落有致,处处彰显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发酵车间里,法国进口的橡木桶静静伫立,散发着淡淡的酒香。地下酒窖占地4000平方米,墙体厚达两到三米,自然恒温恒湿的环境为葡萄酒的陈酿提供了理想条件。

酒庄的葡萄园里,每行葡萄藤旁都种有一颗刺玫,通过观察刺玫的生长状态来判断葡萄是否产生病虫害。这种“七分原料,三分工艺”的理念,充分体现了酒庄对品质的追求。目前,酒庄已建成生态公益林7248亩,经果林1000亩,种植酿酒葡萄2000亩,年用水总量约为400-500万方。通过节灌设施改造,每年可节约用水32万方,真正实现了生态与产业的良性互动。

02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的蓬勃发展

贺兰山东麓位于北纬38度葡萄最佳种植带,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其成为种植酿酒葡萄的理想之地。目前,这里已发展成为拥有60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的中国最大产区,年产葡萄酒1.38亿瓶,综合产值达342.7亿元。

近年来,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捷报频传。2023年,在第七届国际风土大会上,贺兰晴雪酒庄酿酒师张静凭借“加贝兰2009”摘得品醇客世界葡萄酒大赛最高奖项,这是中国葡萄酒首次获得这一殊荣。同年,张静以女儿为灵感酿造的“小脚丫”酒款,被收录进《世界葡萄酒地图》,成为首个登上这一权威著作的中国酒款。

03

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贺兰山东麓的生态修复和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地政府与企业联动,利用旧采石场和遗留采坑开展生态修复,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文旅产业。目前,以镇北堡为核心的生态文旅廊道已初具规模,多家酒庄被评为4A景区,年接待游客达60万人次。

同时,宁夏探索形成了“政府+企业”联合治理新模式,建立起政府、社会、企业、金融共同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机制。以2023年开始建设的张骞葡萄郡项目为例,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将修复利用废弃的2.3万亩砂坑土地,打造世界最大下沉式生态型葡萄酒庄集群。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据统计,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为周边农户提供了近13万个就业岗位,当地农民收入中近三分之一来自葡萄酒产业。昔日的废弃矿坑,如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紫色聚宝盆”。

04

展望未来:打造世界级葡萄酒产区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2024年,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举办新酒品鉴及酿造工艺交流会,邀请区内外专家共同探讨酿造工艺,为提升产区葡萄酒品质出谋划策。

随着中国正式加入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葡萄酒发展潮流。未来,这里将建设更多精品酒庄,培育更多优质葡萄园,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葡萄酒产区。

从废弃矿坑到生态酒庄,从砂石开采到葡萄种植,贺兰山东麓的转型之路,不仅是一次生态环境的修复,更是一次产业发展的革新。这片曾经的“生态伤疤”,如今已成为宁夏的“紫色名片”,向世界讲述着一个关于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的动人故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