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预期下,人民币汇率走势如何?
美联储加息预期下,人民币汇率走势如何?
2025年伊始,人民币汇率走势引发市场广泛关注。1月9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886,上调1点。然而,受多重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仍面临较大波动风险。
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
近期,美国经济数据表现强劲,特别是就业数据远超市场预期。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2月新增就业岗位25.6万个,远超市场预期的16.5万个,失业率也从11月的4.2%降至4.1%。这些数据表明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稳健,经济基本面良好。
在此背景下,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有所减弱,甚至开始讨论新的加息可能性。美银证券美国经济学家Aditya Bhave指出,美联储下一步的行动风险已经偏向加息。虽然美联储官员对改变目前利率水平的态度偏向克制,但如果通胀指标PCE(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再次加速上升,加息的可能性将显著增加。
人民币汇率承压
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影响,美元指数持续走强,突破109关口,创下2022年11月以来新高。在此背景下,包括人民币在内的新兴市场货币普遍承压。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指出,特朗普政府可能实施的高关税、高通胀、高利率政策将进一步推动美元指数走强。同时,市场预期特朗普政府可能采取的对华贸易政策增加了中国进出口的不确定性,人民币汇率将面临一定波动。
从国内因素来看,中美利差依然较大,我国市场利率仍有一定下行空间,而美国市场利率变化存在不确定性,这也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一定压力。
政策应对与展望
面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维护外汇市场稳定。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强调“稳汇率”,并提出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外汇市场逆周期调节和预期管理。
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招标发行2025年第一期中央银行票据,以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完善香港人民币收益率曲线。
从政策思路来看,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分析称,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第三年提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但稳定不等于固定,保持汇率灵活,对冲击做出反应,属于正常的汇率波动,有助于及时释放市场压力、收敛汇率预期。
中长期支撑因素
尽管短期内人民币汇率面临一定压力,但中长期来看,人民币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首先,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2024年三季度以来,随着国内政策转向,经济回升态势明显,市场信心得到提振。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超预期的政策信号,2025年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经济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其次,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保持稳定。截至2025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90亿美元,较2024年12月末上升67亿美元,升幅为0.21%。这主要得益于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此外,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灵活性也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有力支撑。2025年,中国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降准降息等方式保持流动性充裕,同时注重盘活存量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些措施将为经济稳定增长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进而支撑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结语
总体来看,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确实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一定压力,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走势将更多取决于中国经济基本面、政策调控效果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形势及市场情绪变化,制定相应策略以应对汇率波动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