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文中捕捉夏日心情丨古诗词13首
在古诗文中捕捉夏日心情丨古诗词13首
炎夏时节,古人如何描绘这充满生命力的季节?从李白的洒脱到辛弃疾的热闹,从王维的宁静到白居易的童趣,古诗词中的夏天各具特色。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优美的诗句,感受古人笔下的夏日风情。
唐诗描绘明媚夏日
最洒脱的夏天: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夏日山中》
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炎夏,懒得摇扇子的李白来到一片翠林丛中,四下寂静无人,便开心地敞开衣服纳凉。头巾取下来挂在石壁上,披散着头发,享受清风吹过的凉爽。一个“脱”字和一个“挂”字,显示了李白的坦荡大方、怡然自得。全诗以“裸袒”“脱巾”和“露顶”等夏日行为的动词,构建出一幅盛夏消暑的图景,展现了“诗仙”坦荡、潇洒的个性和无拘无束、旷达潇洒的形象。脱巾裸袒,悠然自得,不为礼法所拘,颇有魏晋之风度。
最清新的夏天: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高骈这首七言绝句,短短28字,写尽初夏之烂漫。像画家一样以近似绘画的手法,通过“绿树荫浓”“楼台倒影”“水晶帘动”“满架蔷薇”等词,构建出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宁静而充满阳光的小院初夏景色。我们似乎跟随诗人走过长长的走廊,见到树木丰茂、池塘清浅,听到水晶珠帘撞击出叮叮当当悦耳的声音,闻到淡淡的花香。诗人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个感官对夏日所见进行细微又精准的刻画,使作品洋溢出夏日特有的灵动与生机,明净与清新。
最淡雅的夏天: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四月的农庄,清新又明净。水田停歇着整理羽毛的白鹭,远处的树林传来婉转的黄鹂声。王维在辋川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观木槿之花开花落,采露葵以供清斋蔬食。远离政治朝堂,在山林中体会到难以言说的清净、快乐。王维的夏天,是宁静的夏天。全诗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清新、明净,形象鲜明,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最灵秀的夏天: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以及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王昌龄笔下的夏天是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合一的生动画面。
最童趣的夏天: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池上二绝》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宋词演绎可人夏日
宋人眼里的夏天,明媚而炙热,清新而闲适,以细腻的笔触,通过盛开的石榴花、连绵的蛙鸣声和一场突如其来的雨,勾勒出最可人的夏天。以至于千年后阅读诗词中的夏,热闹、亲切,宛若昨天刚发生的一样。
最热闹的夏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一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每一个曾读过辛弃疾词的人,到了夏天,听到蛙鸣,都梦回千年宋朝的某个夜晚,和辛弃疾的心神交汇。
最清丽的夏天: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阮郎归·初夏》
【宋】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在初夏,等一场雨,等一份清凉。院里新长的荷叶新嫩又清爽,像一位十七八岁青衣的姑娘,俏生生的,嫩得能掐出一把水。石榴花像一个小火星,将夏天烫出一个洞,扯开了夏天的序幕。美丽的姑娘用荷叶盛着清澈的池水,溅起的清水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在荷叶上滚动着,一会儿生出一颗小珠子,一会儿又滚成一颗大珠子。比夏天荷花与石榴更美的,是活泼的姑娘和与天俱来的纯真。
最快活的夏天: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喜迁莺·梅雨霁》
【宋】周邦彦
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
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夏天是一种情绪。绵绵多日的梅雨过去,夏天渐渐来临。柳树上,蝉鸣声阵阵,窗外小榭处,廊下池塘被微风带起涟漪,鱼儿在水下嬉戏,惹得那新荷摇动。支起薄薄沙帐,轻摇羽扇,躺在竹席上只觉凉爽、舒畅。此时的情绪像此时的天空一样,晴朗明媚;像天上没事可做的小神仙一样,悠闲快活。
最慵懒的夏天: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忆王孙·夏词》
【宋】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夏天是惬意的。盛夏白瓷梅子汤,碎冰碰壁啷当响。红色的西瓜,青红的李子,浮在冰凉的井水中,一面是日光,一面是果香。慵懒地躺在竹方床上,闻着满院的荷花香,在盛夏的午后,来一口清甜的西瓜,才是夏天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小暑“食新”:
《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宋】贺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夏天也有一种淡淡的无聊。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几点疏雨,一阵凉意,啾啾的黄鹂鸟声,使夏日越发显得悠长。夏日长长,无所事事,最适宜睡觉。蕉叶题诗,自娱自乐,打发午后的时光。夏天,宁静中蛰伏着随时出现的风雨。一如词人的心绪,闲适之中夹杂着几分躁动,他的夏日,并不悠闲。
元曲歌唱闲适夏日
元曲,是一位“性情中人”,颇有几分江湖式意气,偶尔又平淡、朴实,如街头的老大爷,字字句句,从不辞藻堆砌,从不追求文雅典故,向来直抒胸臆,一字一句皆来源于生活。让我们通过它,来窥见元朝人民夏日朴素、可爱的日常。
最悠哉的夏天: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
元好问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老燕携雏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初夏时节,草木丰茂,绿叶荫浓。亭台水阁,掩隐于浓绿之中,清凉的夏意,扑面而来。石榴花开得正好,一支支,一朵朵,聚成一团,犹如小小的火焰。燕子啾啾,高柳鸣蝉,一唱一和,热闹非凡。夏天骤来,犹如珍珠断线,缭乱一池的新荷。人生聚散匆匆,良辰美景,岂能错过。命运也许在前世注定,今生奔走又如何?不如一起相约,饮酒赏花,醉意微醺,任他岁月匆匆,来往如梭。
最惬意的夏天: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
《得胜乐·夏》
白朴
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
兰舟斜缆垂扬下,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
盛夏时分,阳光炙热。石榴花开,红艳艳的,仿若聚满阳光的颜色。荷花新开,香飘十里,燥热的天气中熏得人昏昏欲睡。家里头热得很,不如去绿荫下,小舟上,散开衣襟,解开头发,吹着河面上的缕缕清风。不管旧时今日,夏天,一样的热。乘凉,还是河边树下凉快。也许,元朝当时树荫下也是一堆人铺开凉席聚集着,谈天说地,困倦了,便倒头就睡。
最自在的夏天:柳影中,槐阴下,旋敲冰沉李浮瓜。
《避 暑》
卢挚
避炎君频称竹榻,趁新凉懒裹乌纱。柳影中,槐阴下,旋敲冰沉李浮瓜。会受用文章处士家,午梦醒披襟散发。
盛夏,鸣蝉不绝,呱噪入耳,炎热的暑气好像更胜几分。屋子里闷得慌,不如在院子里寻一处阴凉地儿,在柳影中,槐阴下,支一张竹塌,躲避骄阳。再敲碎冰块,将新鲜瓜果放入冰水浸泡。人躺在竹塌上,一边看书,一边取用瓜果。惬意如此,睡思更显昏沉。如今,人们在空调房里,吹着空调,吃着冰镇的西瓜。元代,也有一位大家也披头散发,享受着绿荫、凉风,吃着冰镇的西瓜,昏昏欲睡。今时往日,岁月更迭,唯有夏来贪凉,食瓜之心不变。
在这些诗词中,我们似乎与古人擦肩而过,听他听过的蛙声,摘她错过的荷花,也和他们一样在午后昏昏欲睡……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古往今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希望每位少年都可在有凉风相伴时,看书、吃瓜,度过充实而多姿多彩的盛夏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