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助力教师成长:运用心理学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国培计划助力教师成长:运用心理学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近日,在双峰县芙蓉学校举办的“国培计划(2023)”自主选学双峰县初中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坊(A1331-10)活动中,通过示范课、评课议课、经验分享等环节,探讨了如何利用心理学原理提升初一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习效率。李朝主席鼓励老师们将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帮助孩子们更有效地学习。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
“国培计划”是教育部和财政部于2010年启动的教育发展重大项目,旨在通过专项培训提升幼儿园、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特别是针对农村教师,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在提升学习效率方面,心理学提供了多种实用方法:
期望效应:研究表明,教师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表现。例如,心理学家曾随机给班主任一份“有潜力学生”名单,一年后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显著提高。这说明通过设定积极的期望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学习效率。
深加工效应:简单的重复记忆效果并不理想,而深度加工则能显著提升学习效果。比如在备考四六级时,不仅要背单词,还要理解其语法和句型,这种深度学习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测试效应:定期测试比重复学习更有利于长期记忆。通过反复练习和测试,学生可以不断巩固知识,提高理解能力。
飞轮效应:学习初期可能感到困难,但一旦突破临界点,就会变得越来越轻松。建议学生每天坚持学习,哪怕只学3分钟,也能逐渐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
金字塔学习效应:研究表明,教别人是最好的学习方式。通过与同学互相讲解知识点,不仅能帮助他人,还能加深自己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初一学生在适应新环境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心理挑战:
- 情绪问题:面对新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容易产生焦虑、自责等负面情绪。
- 学习方法:从小学到初中,学习内容和难度都有所增加,部分学生仍沿用死记硬背的方法,缺乏有效的学习规划。
- 人际关系:需要适应新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部分学生可能感到孤独和恐慌。
- 目标缺失:很多学生对学习的意义认识不足,缺乏自主目标,导致内驱力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运用积极心理学的PERMA模型进行心理辅导:
- 积极情绪: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 投入:鼓励学生专注于学习过程,体验心流状态带来的乐趣。
- 积极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利用社会支持网络。
- 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价值,建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 成就:通过设定合理的目标,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提升自信心。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 创设情境:设计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差异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计划。
-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探究性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建立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将心理学原理融入教学实践,教师可以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习效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