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应对回避型依恋?从理解到改变的实用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应对回避型依恋?从理解到改变的实用指南

引用
百度
12
来源
1.
https://m.baidu.com/bh/m/detail/vc_15096422973484847417
2.
https://m.sohu.com/a/776675457_121124773/?pvid=000115_3w_a
3.
https://m.sohu.com/a/789583712_121956425/?pvid=000115_3w_a
4.
https://m.sohu.com/a/774904026_121124744/?pvid=000115_3w_a
5.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2169281
6.
https://m.douban.com/note/835584524/
7.
https://m.douban.com/note/752382035/
8.
https://m.sohu.com/a/798466449_121924583/?pvid=000115_3w_a
9.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B%9E%E9%81%BF%E5%9E%8B%E4%BE%9D%E6%81%8B%E4%BA%BA%E6%A0%BC/65027724
1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0342797759358734
11.
https://zhuanlan.zhihu.com/p/391464850
12.
https://hopeseeds.i-talk.tw/Articles/4-20

在一段感情中,你是否常常感到焦虑不安,想要靠近却又害怕被伤害?你是否发现自己总是不自觉地推开身边的人,甚至在对方表达爱意时选择逃避?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可能正在经历一种被称为“回避型依恋”的心理状态。

01

什么是回避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主要表现为在亲密关系中保持距离,避免依赖和亲近。这种依恋风格的形成往往与童年经历密切相关。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最早提出依恋理论,他认为早期与抚养者之间的互动模式会深刻影响个体的情感关系模式。

具体来说,回避型依恋者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 情感上的疏远:避免表达真实情感,很少谈论自己的感受。
  • 强调独立性:过分强调自我依赖,认为依赖他人是软弱的表现。
  • 避免亲密关系:一旦关系趋向亲密,就会有意无意地疏远对方。
  • 批评对亲近感的需求:会批评那些表现出对亲近感需求的人,并自认为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或关心。

这种依恋风格的形成,往往源于早年与母亲的互动方式。当孩子的需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应时,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失望,他们学会了保持距离。成年后,这种模式会延续到亲密关系中,使得他们在面对感情时显得冷漠,遇事不与伴侣商量,独自消化问题。

02

回避型依恋的影响

回避型依恋不仅影响个人的情感体验,还会对人际关系造成深远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负面影响:

  1. 人际关系的困难:难以建立深层次的关系,常常导致孤立和亲近关系的缺失。
  2. 处理情感问题的不利:在面对婚姻、家庭和紧密友谊时,往往无法适应所需的情感投入。
  3. 心理健康风险:长期的情感压抑和孤独可能会导致抑郁、焦虑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增加。

例如,一位女生分享了她的经历:她和男友约好去看电影,结果路上迟到十五分钟,手机又没电了。她满心以为男友会在门口等她一起进去,谁知道紧赶慢赶到了电影院,找了半天都没找到人。等她将手机插上电后联系到男友,才知道他不打电话不沟通、也不问情况,就自己一个人先进去了。女生非常难受,感到自己像被冷暴力了一样难受,就像一腔热情一直被泼冷水。

03

如何应对回避型依恋?

虽然回避型依恋可能带来诸多挑战,但通过适当的策略和方法,我们可以逐步改善这种状况,建立更健康的亲密关系。

  1. 自我认知:理解自己的依恋类型,接受自己的情感需求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通过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认识到回避模式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2. 表达情感:学习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与伴侣进行开放的沟通。这需要克服对依赖的恐惧,逐步练习在安全的环境中分享个人感受。

  3. 建立信任:逐步信任他人,让自己适应亲密关系的存在。这可以通过与支持性、理解和尊重的伴侣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来实现。

  4. 寻求专业支持: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深入讨论,探讨自己的情感模式,寻找解决之道。专业的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个体理解自己的依恋风格,并处理与之相关的情感问题。

  5. 模仿安全型依恋的行为模式:观察和学习安全型依恋者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逐步模仿并内化这些健康的互动方式。

  6. 调整对伴侣的期待:降低不切实际的择偶标准,更多地看到伴侣的优点而非缺点。这有助于延长对恋爱的耐心,减少因小事情触发逃避机制的可能性。

  7. 正确理解依赖与独立的关系:依赖和独立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概念。在亲密关系中,适度的依赖和保持独立都是健康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是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

  8. 正视原生家庭的影响:如果回避型依恋与原生家庭经历有关,可以尝试通过家庭治疗等方式,重新审视和处理这些早期经历。

  9. 培养自我接纳: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在亲密关系中坦诚自己的缺点。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也能让伴侣更真实地了解我们,从而建立更稳固的关系。

  10. 给自己时间和空间:改变需要时间,不要急于求成。给自己一些缓冲期,逐步适应新的情感模式。

在爱与被爱的旅途中,像席琳这样的“爱的远行者”可能需要更多勇气和时间来调整自己的步伐;但只要愿意,他们的心灵之门总有一天能敞开迎接真正的亲密。通过了解勇气慢慢地席琳开始允许自己依赖他人,她逐渐学会了信任,学会了不被恐惧所左右。她的故事为所有追求变化和拥抱亲密关系的人提供了启示和希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