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教授揭秘:股票投资中的常见风险及防范
同济教授揭秘:股票投资中的常见风险及防范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鑫指出,股票市场的风险主要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两大类。其中,系统性风险包括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政策风险、宏观风险、外部风险、灾害风险等,这些风险因素相互交织,对整个市场的稳定与发展产生普遍影响,给几乎所有投资者带来损失。而非系统性风险则主要由公司或行业的特定因素引起,如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等,这类风险可以通过投资多元化来分散和降低。
系统性风险:难以规避的市场挑战
系统性风险的特点是影响范围广泛,几乎所有的股票都无法逃脱其打击。例如,1993年3月,沪深股市分别从历史最高点1558点、358点开始下跌,一直跌到1994年7月末的330多点和94点,股票市值下降了70%以上,这种大幅下跌就是系统性风险的典型表现。由于系统性风险涉及宏观经济层面,投资者难以通过分散投资来消除,因此又被称为市场风险或不可分散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可分散的个股风险
与系统性风险不同,非系统性风险主要针对个别或少数上市公司的股票,影响范围相对较小。例如,最近美国生物安全法草案点名华大智造和药明康德,导致这两家公司的股价暴跌,但这种影响并未扩散到整个A股市场。投资者可以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投资组合,降低非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政府层面:完善监管与制度创新
对于系统性风险,政府需要加强经济和市场预测,完善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在特殊时期,应保持IPO节奏,采取禁止特定风险转化为系统性风险的措施,增强市场信心,必要时注入流动性资金。同时,政府还应建立和完善股市熔断机制,防范股市持续下跌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投资者层面: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投资者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增强风险识别能力。具体措施包括:
- 学习股票知识,了解市场运行规律和趋势
- 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
- 了解经济周期和市场发展趋势
- 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制定风险管理策略
- 通过设定止损点、限制单只股票的投资比例等方式控制风险
- 制定长期投资策略并坚持执行,在面对市场剧烈波动时保持冷静和理性
重点防范非系统性风险
相对于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影响范围小,也比较好防范,应成为政府和监管部分以及投资者治理的重点。政府和监管机构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完善上市制度、退市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结语:理性投资,远离盲目跟风
股票投资是一个需要专业知识和理性判断的过程,投资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既要关注市场机遇,更要重视风险防范。通过科学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才能在变幻莫测的股市中实现财富的稳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