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红会医院:多措并举提升医护人员职业安全保障
西安市红会医院:多措并举提升医护人员职业安全保障
近日,西安市红会医院开展了一系列职业健康保障活动,旨在提升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作为全国三大骨科中心之一,该院在骨科领域享有盛誉,被誉为“西北骨科航母”。此次职业健康保障新举措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与安全,也增强了团队的整体效能。
针刺伤应急演练提升安全意识
11月26日,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外科一病区开展了一场针刺伤职业暴露应急预案演练。此次演练模拟了一名58岁男性患者因肝性脑病入院,护士在为其抽血时遭遇针刺伤的情景。
演练中,护士陈成换在给患者抽血时,患者突然躁动不配合,导致陈成换被采血针刺伤。她立即按照应急处理流程进行操作:由近心端向远心端反复挤压伤口周围的血液,用流动水冲洗伤口至少5分钟,再用盐水冲洗、棉签擦干、碘伏消毒、包扎。随后,逐级上报至护士长闫云和控感办,并按要求填写《职工职业暴露时间登记报告卡》和《不良事件》。
闫云护士长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演练,所有护士都能举一反三,起到警钟长鸣的作用,确保外科一病区的护理质量与安全的同时,也要保护我们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
院感防控培训强化防护意识
为加强医护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西安市红会医院护理部组织了“加强院感控制 保障医疗安全”主题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医院感染基本概念、环境卫生学监测、手卫生规范等。
控感办李祯主任在培训中强调了手卫生的重要性,并现场演示了正确的洗手方法。此外,还详细介绍了医疗废物分类及管理办法,确保进修医生熟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院感病例的上报流程等院感知识。
制定团体标准规范操作流程
为进一步规范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西安市红会医院发布了《针刺伤预防与处理》团体标准。该标准对医护人员在操作中的注意事项、防护措施、应急处理流程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标准强调,进行注射或穿刺前必须仔细检查针头是否安牢在注射器上,术者的手绝对不能放在针头前进方向。使用后的注射器等锐器,严禁将针头外套回套,应将针尖向下直接放入利器盒。一旦发生针刺伤,应立即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但注意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然后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伤口,如果是黏膜暴露,要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多措并举保障职业安全
西安市红会医院通过开展针刺伤应急演练、院感防控培训、制定团体标准等举措,全方位提升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这些努力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与安全,也增强了团队的整体效能,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更全面的职业健康保障。
未来,医院将继续推进职业健康保障工作,定期开展各类培训和演练活动,确保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为患者提供更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