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联合推荐:车路云一体化助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五部门联合推荐:车路云一体化助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2024-2026年为试点期,旨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从示范应用向商业化推广演进。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进入新阶段。
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关键路径
车路云一体化是一种利用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将人、车、路、云等物理层、信息层与应用层融为一体,基于系统协同感知、决策与控制,实现交通系统安全、节能、舒适及高效运行的信息物理系统。换言之,车辆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与路侧设备、云端服务器进行实时信息交互的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网联车辆与交通研究中心主任李克强指出,车路云一体化是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方案”产业化落地的关键,同时也是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重要解决方案。这一技术路径不仅能够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行驶效率及乘客的舒适性,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提供了可能。
政策引领,多地示范项目加速推进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各地纷纷启动车路云一体化示范项目。北京市发布“车路云一体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标公告,项目投资额达99亿元;武汉市的“车路云”一体化示范项目备案金额更是高达170亿元。此外,福州、鄂尔多斯、沈阳、杭州等多个城市也相继启动相关项目招标。
这些示范项目不仅涵盖了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不同场景,更涉及公共交通、园区接驳等多个应用领域。以蘑菇车联为例,其车路云一体化项目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四川、辽宁、湖南、云南、山东、湖北等多地实现落地运行。在高速车路云一体化项目方面,蘑菇车联与众多高速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深度参与京港澳高速湖北段改扩建项目、G312线清水驿至傅家窑“5G+智慧公路”建设项目。
市场规模超14万亿元,发展前景广阔
据赛迪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2022年中国智能网联车市场规模近6000亿元,2030年有望突破5万亿元,车路云一体化相关市场规模超14万亿元。另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增量预测》,预计2025年、2030年,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增量为7295亿元和25825亿元。
这一庞大的市场规模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参与。不仅有传统汽车制造商的转型升级,更有大量科技公司的跨界进入。以蘑菇车联为代表的头部科技企业展示了最新的车路云一体化技术成果。其AI数字道路基站及其系统(MRS),运用多模态感知大模型,实时进行对道路交通元素的数字孪生,其算法精度远超C4标准,达到中国信通院“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认证”的SL3标准。
面临挑战与专家建议
尽管车路云一体化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在实际落地进程中仍存挑战。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指出,当下车路云一体化在技术标准方面尚未统一,不同厂商和系统间的数据共享与互操作性不足,而且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周期长,需要政府、企业和资本的高效协同。此外,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法规和防护机制。
针对这些挑战,业内专家提出了以下建议:
- 加强跨行业合作,加快制定统一标准与协议。
- 政府应出台更多激励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 加强技术研发,特别是加密技术和数据脱敏技术的研发,确保数据流通的安全性。
展望未来
车路云一体化作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关键路径,正逐步从技术验证阶段迈向规模化应用。随着政策的持续支持、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商业模式的逐步成熟,这一领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所言,智能网联汽车正逐步从单一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空间转变,带来汽车开发、制造、测试、应用模式等的全面变革,未来场景和社会效益十分广阔,前途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