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铁路货运收入再创新高!
山西铁路货运收入再创新高!
近日,山西省铁路货运收入再创历史新高,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国家“公转铁”政策的有效实施,也进一步证明了铁路运输对地方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作为煤炭资源丰富的省份,山西通过铁路运输大量煤炭,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的美好愿景。
创新高的背后:政策驱动与经济支撑
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有力支持。山西省积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出台《山西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省重点煤矿企业全部接入铁路专用线,煤炭、焦炭铁路运输比例达到80%以上,出省煤炭、焦炭基本上全部采用铁路运输。这一政策的实施,为铁路货运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煤炭需求的稳定增长也为铁路货运收入的提升提供了坚实基础。2021年,全国原煤产量达到41.3亿吨,同比增长5.7%。作为煤炭资源大省,山西的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近三分之一,煤炭运输需求的持续增长直接带动了铁路货运量的提升。
基础设施升级:运输能力的有力保障
铁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是支撑货运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山西省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全面推进煤炭(焦炭)、钢铁、电力、水泥、煤化工等大型工矿区企业以及大型物流园区、交易集散基地新建或改扩建铁路专用线。目前,全省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原则上全部修建铁路专用线。
同时,铁路运输组织的优化也进一步提升了运输效率。铁路部门优先保障煤炭、焦炭、矿石、钢铁等大宗货物运力供给,持续提升块煤、焦炭、氧化铝、化肥等散货集装箱运输比重。通过推进铁路部门与煤炭、矿石、钢铁等重点企业签订运量运能互保协议,规范铁路专用线代维、共用、短驳运输等收费行为,清理乱收费和不合理收费,进一步降低了专用线使用成本。
未来展望:多式联运与绿色转型
面对未来,山西省已经制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根据《山西省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5年)》,到2025年,山西省公、铁、水、空多式联运发展水平将明显提升,煤炭、矿石、粮食等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为主,运输结构显著优化;铁路货运量比2020年增长10%左右;在煤炭主产区大型工矿企业中长距离运输的煤炭和焦炭中,铁路运输比例达到90%。
为实现这一目标,山西省将打造4条国家物流运输通道和2条区域物流运输通道,形成“三纵三横”物流通道格局。同时,加快铁路干线瓶颈路段扩能改造,推进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合理布局,培育一批技术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检验检测机构。
在绿色转型方面,山西省将加强多种运输方式协同和清洁能源的使用,鼓励创新推广绿色低碳运输组织模式,实现减排降碳。在太原、大同创建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的基础上,支持鼓励各市建设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
结语
山西铁路货运收入的创新高,不仅是数字上的突破,更体现了国家“公转铁”政策的有效实施,以及铁路运输对地方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运输组织的优化,山西铁路货运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