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疾病常用检查方法详解
胰腺疾病常用检查方法详解
胰腺疾病包括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各类胰腺囊性肿瘤等。近年来,随着健康体检的重视、老龄化人口的增多,其发病率和检出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胰腺疾病多较为复杂,并发症多,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下面为大家介绍胰腺疾病一些常用的检查方法。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因简便易行、灵活直观、无创无辐射、可多轴面观察等特点,常作为初选的检查方法,尤其适于健康体检和普查。
常规超声可以较好地显示胰腺内部结构,观察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并寻找梗阻原因。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帮助判断肿瘤对周围大血管有无压迫、侵犯等。超声检查的局限性包括视野较小,受胃肠道内气体、患者体型等因素影响,有时难以完整观察胰腺,尤其是胰尾部。
CT检查
CT可清晰显示胰腺的大小、形态、密度和结构,区分病变为囊性或实性,是目前检查胰腺最佳的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
胰腺癌CT图像
多期增强CT是目前诊断胰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CT薄层重建能清晰显示胰腺肿瘤大小、位置、密度及血供情况,并依此判断肿瘤与周围血管及器官的毗邻关系,同时可观察有无肝转移及显示肿大淋巴结,评估肿瘤的可切除性及新辅助治疗的效果。
胰腺癌CT图像
MRI及MRCP检查
对于胰腺疾病,MRI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有许多潜在的优势,具备多参数、多平面成像、无辐射的特点,对于病灶与正常胰腺实质密度相近、胰腺高密度囊性病变、肿瘤继发胰腺炎或肿块型胰腺炎等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病人,MRI多序列多参数成像有助于诊断,是诊断胰腺囊性疾病的首选方法。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
对于胰腺癌,结合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和扩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 对诊断肝脏转移病灶更具优势。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eatography,MRCP)能够清楚显示胰胆管系统的全貌,包括主胰管的全程及部分分支,帮助判断病变部位,并且具有无创伤、无痛苦、影像清晰、操作简单方便等特点,已成为梗阻性黄疸重要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超声内镜(EUS)检查
EUS是内镜与超声的结合,即在内镜辅助下微型超声探头深入到消化道管腔,近距离扫查消化道及邻近脏器,实时传回高分辨率超声图像,EUS检查不受消化道气体、脂肪与骨骼的干扰,能有效提高胰腺疾病的诊疗效果。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 (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 是一种EUS引导下通过细针穿刺获取组织标本的技术,能同时实现穿刺取样送病理检查明确病变性质。但EUS为有创操作,其准确性受操作者技术水平及经验的影响较大,临床更多是以其引导下穿刺获取组织标本为目的,对于诊断及手术适应证明确的患者,术前无需常规行EUS。
ERCP及 PTC检查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可直接显示胰管形态,至今仍是诊断胰腺疾病重要而可靠的检查方法之一,对慢性胰腺炎及胰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主要依靠胰管及胆总管的形态变化对胰腺癌做出诊断,对胆道下端和胰管阻塞或有异常改变者有较大价值。ERCP可以进行胰胆管内细胞刷检或钳夹活检组织,行胰液及胆汁相关脱落细胞学检查或病理学诊断,尤其对于无法手术的梗阻性黄疸患者,一次性完成减黄操作及病理检查。
经皮穿刺肝胆道成像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PTC) 主要用于梗阻性黄疸的病人,既能够显示梗阻的部位和形态,判断梗阻的病因,又能进行引流起到减黄的作用。但ERCP及 PTC为有创性检查,不作为胰腺疾病的常规检查。
PET-CT/PET-MRI检查
PET-CT/PET-MRI显示肿瘤的代谢活性和代谢负荷,对于胰腺恶性肿瘤,在发现胰外转移,评价全身肿瘤负荷方面具有明显优势。PET-CT/PET-MRI可以作为CT和/或MRI的补充手段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病灶,有助于区分肿瘤的良恶性,且在排除及检测远处转移病灶方面具有优势。
血液生化检查
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升高提示胰腺炎,脂肪酶升高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特异度优于淀粉酶,但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升高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胰腺肿瘤累及肝脏、阻塞胆管时可引起相应的生化指标异常,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汁酸、胆红素等升高。肿瘤晚期,伴随恶病质,可出现电解质紊乱以及低蛋白血症。另外,胰岛素瘤患者血糖下降明显,且血糖变化也与胰腺癌发病或进展有关,需注意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
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
对于判断胰腺肿瘤的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常用的相关肿瘤标志物有糖类抗原19-9 (CA19-9)、癌胚抗原 (CEA)、糖类抗原125 (CA125)等,其中CA19-9是胰腺癌中应用价值最高的肿瘤标志物,可用于辅助诊断、疗效监测和复发监测。血清CA19-9水平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负荷或存在微转移灶可能。约10%的胰腺癌患者为Lewis抗原阴性血型结构,不表达CA19-9,故此类胰腺癌患者检测不到CA19-9水平的异常,需结合其他肿瘤标志物。另外,CA19-9在胆道感染(胆管炎)、炎症或胆道梗阻(无论病因为何)的病例中可能出现假阳性。
参考文献
[1] 外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 胰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临床肝胆病杂志,2022,38(05):1006-1030.
[3]杨尹默,田孝东.中国胰腺癌诊治指南(2021).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1,41(07):725-738.
[4] 李兆申,金震东,李汛.中国胰腺囊性肿瘤诊断指南(2022年).临床肝胆病杂志,2023,39(02):290-298+481-487.
[5]吴文铭,陈洁,白春梅,等.中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指南(2020).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1,41(06):601-617+632.
[6] Shi M, Fan ZY, Xu JW, Yang J, Li YZ, Gao CH, Su P, Wang X, Zhan HX. 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G3: Novel insights and unmet needs. Biochim Biophys Acta Rev Cancer. 2021;1876(2):188637.
[7] 周葛雨嘉,孙思予,胡金龙,等.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21,27(03):586-591.
[8] 李非,曹锋.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1,41(07):739-746.
[9] Pang CY, Fan ZY, Su P, Zhan HX. An unrecognized undifferentiated tumor of the pancreas: a case report. Journal of Pancreatology. 2023; 6(4):225-227.
[10] Gao CH, Fan ZY, Yang J, Shi M, Li YZ, Zhan HX. Diagnostic role and prognostic value of tumor markers in high-grade 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Pancreatology. 2023;23(2):204-212.